目前分類:在英國,呼吸 (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忙著趕好幾套圖,從老闆手中承接別人的圖來修改,有種別人的孩子,不是自己帶大的,好。難。教。。。
我好想說自己是春天後母心喔...(大誤...)
就是這樣一個下午,又下大雨又出太陽,開完會抱著一疊圖層亂七八糟的室內施工圖,我決定我放空一下...


這是07年在canterbury上課時大爺的同學,歐洲小國家來的美女們,超漂亮的啦~
歐洲小國是面積160平方公里,人口32000人(1999年底)的Liechtenstein,最近會想起他是因為新聞都有播...
疑似阿扁扁洗錢13個國家的其中一個,這麼漂亮的小朋友因為我們的阿扁扁蒙羞,真對不起他們。
其他網友介紹一其他網友介紹二(是國家介紹不是洗錢介紹啊...不要點錯了...)

很羨慕歐洲小女生五官的深邃,白皙的皮膚跟姣好的身材,果然是青春的肉體啊~(唉我low掉了,原諒我...)


07年春天的大爺還很瘦呢...旁邊的小女生真的很可愛...看他笑成這樣就知道小女生多可愛了~~

Liechtenstein的小朋友在高中的時候,所謂的暑期戶外教學就是到其他歐洲國家學英文,不用簽證又便宜,真羨慕!
對我們來說,去念語文學校是為了準備唸碩士提升英文能力,但對他們來說可能就像夏令營,所以上課時氣氛很輕鬆,因為大家很吵。
大爺說我們亞洲人下課都用中文聊天(不長進),他們則是用德文(完全聽不懂),另外一個大戶就是日本人,一下課嘰嘰喳喳超熱鬧,很國際!

雖然從來沒跟他們當朋友,但是對於他們的青春很是驚艷,到現在都還是印象深刻!

Liechtenstein是個很富裕的國家,但是他們很羨慕台灣一點,我們的電影上映的很頻繁(台灣人也很有錢),不像他們都沒什麼電影好看的!(以上)

很小吧~~~~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最近看了幾則消息,心裡面除了嘆息回國似乎是對的選擇,也對於這個我待了將近兩年的國家發出一點不滿。不過事情沒有絕對,只是站在我的立場上,會覺得似乎有被坑殺之嫌...

轉貼文章資料來源: Hello uk 留學討論區、學術及課業研討交流 留言板

=================================================

第四級學生簽證將於2009年3月起實施 (10/12/2008)

英國內政部宣布,以學生為規範對象的計點積分制度中第四級簽證(Tier 4),將於2009年3月開始實施。根據此制度,有意招收非歐洲經濟區國籍學生的大學院校需持有由英國移民署核發的執照。持有執照的教育機構才可贊助非歐洲經濟區的學生赴英求學。

從2009年3月起,以下措施將開始生效:

所有有意招收外籍學生的大學院校均需領有贊助者執照
所有學生均需獲得領有執照的贊助者(教育機構)贊助
保障英國勞工市場的法規將更趨嚴謹
在2009年秋季針對大專院校所設立的「贊助者管理系統」將上線運作。該系統將使大學院校便於向英國移民署通報學生未報到或缺課十次以上的狀況。系統上線後,在計點積分制度下規範第四級學生簽證將更趨嚴謹。

邊境與移民署署長伍拉斯(Phil Woolas)表示:
「國際學生在學費上就貢獻了25億英鎊給英國。計點積分移民制度中的學生級意味英國可持續向歐洲以外地區招收學生。

前來英國求學者必須遵循新的規定。此一新的學生簽證辦法將使我們清楚了解來英國求學者的身份,並剷除助人違法的冒牌院校。」

自2005年1月起,已有近300所冒牌院校自英國創新、大學及技術部的教育與訓練機構名單中除名。

英國勞工市場將受嚴謹的新法規保障,代表唯有教育背景獲得證實且所申請課程超過最低資格門檻的學生始可獲發簽證。申請人同時並需提出能維持自己與被撫養親屬生活的財力證明。

高等教育次長萊米(David Lammy)表示:
「我歡迎教育機構加入本執行計畫,如此將可建立一架構,使國際學生自英國卓越的教育經驗中受惠,也讓他們在畢業後有機會續留英國工作兩年。

然而我們絕不容許少數個人透過冒牌院校來傷害英國教育制度的品質,因此我們對目前的教育與訓練機構名單採取較嚴格的檢驗。新的系統會加強審查程序,並加強防範冒牌院校所可能造成的傷害。」

給編輯的話

計分積點移民制度第四級執行計畫可在以下網站查詢:
www.bia.homeoffice.gov.uk
2006 年3月,政府發佈一施政報告,題名為〈計分積點制度——有效管理外來移民〉,公告新的計分積點移民制度。此制度將多種複雜的移民及簽證途徑整合為五等級, 目的在使有意前往英國工作、培訓或求學人士方便入境英國。政府於2007年12月發佈計分積點移民制度第一級意向聲明。前述施政報告與意向聲明均可在以下 網站查詢:www.bia.homeoffice.gov.uk
新聞聯絡人: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 公共事務處處長 汪欣潔
Tel:(02)8758 2015,Email: Christy.Wang@fco.gov.uk

在英國申請Post-study Work Visa被拒簽, ~無奈阿~

分享一下在英國申請Tier 1 Post-study Work Visa被拒簽的過程
12/3寄件申請,附上所有他們需要的相關文件
1/20還沒收到,已超過他們網站上所預定的審核工作時間六週,所以打去Border Agency詢問,他們說還在審核中
1/26收到件但卻被拒絕了,原因是fund沒達到他們的標準,所以拒簽

申請時我附上的是前三個月的bank statement,且連續三個月都有超過他們要求的800磅,但他們拒簽的理由是
這三個月當中每天都要800磅以上,不可以有一天低於800。
而且既然我已經收到拒簽文件他們也無法再重新審核,所以如果要再申請,請重新備妥文件並重新附上申請規費。
生氣的是~他們的網站沒有說明every single day都要超過800磅喔,他們卻以這個理由拒簽,在12月中之後更是變更成銀行存款要連續三個月2800磅,請大家要多留意。

再 打去台北駐英國辦事處請求協助,他們說最近申請的幾乎都拒簽,因為英國經濟不景氣,政府要降低他們國內的失業率,也打算多收些辦理規費補貼,幾乎是百般刁 難,不只是對台灣學生,各國都一樣。特別是有打電話去Boder Agency詢問的或是請辦事處出面的,他們會特別處理這些件,結果就是通通拒絕。

很無奈的~英國Home office網站規章一改再改,也不會給予合理的拒簽理由,申請費也通通吃掉,請大家最近要申請的三思吧~~不要再去花不必要的錢了,真的有需要再去申請吧!!!

=================================================

因為最近英國的經濟體質不良,可以買便宜英鎊去花錢旅遊或唸書都沒錯,不過,如果要申請工作簽證可得三思了...畢竟,歐洲體系以外的人想要留在英國工作都需要申請工作簽,試想,如果不是萬分優秀,哪位老闆願意多了幫你申請合法工作身分的麻煩,起跑點本來就是遠遠不公平的,加上景氣之不良,雖然很多事情是事在人為,不過,這陣子吹的是逆風而不是順風,請大家多多保重!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WOOLWORTHS,一家很平民,我在英國的得力好伙伴,出售家庭日用品以及娛樂商品的平價百貨公司,最近新聞不停的強力播報即將倒閉的新聞。在上個月的報導中,該公司股價由一年前的15英鎊跌到只剩下1.22便士,這一間1909年創立的老店,也曾經走過各種艱難的時期,現今的三萬名員工即將面臨明天不知在哪裡的困境,而乘載著許多英國人(包括我)的購物回憶也將一同走進歷史。


credit from bbc

一位英國零售商協會的人士向記者透露,過去幾個月來WOOLWORTHS一直被迫向供應商支付現金來購買存貨,而最近的金融風暴中,許多貿易信貸保險機構紛紛停止對其投保,導致公司面臨嚴重的現金壓力。

在英國的期間,對於自己窮苦留學生的身分,面對一定要採購的日常用品,我的首選通常是便宜大碗的零售百貨如同WOOLWORTHS and WILKINSON,這兩家平價百貨真是應有盡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沒有(因為不是超市),但是其他諸如鍋碗瓢盆、棉被燈泡則是應有盡有。這些東西其他地方都有得買,但是除了99P商店或1鎊商店之外,這已經算是我最划算的選擇。


英國網站好像暫時無法瀏覽,所以找一張澳洲官網來墊一下...
http://www.woolworths.com.au

註:99P store, 1 Poundland, woolworths and wilkison這四家零售百貨真是窮人的天堂。可是令人驚奇的是倫敦竟然沒有wilkison...


WOOLWORTHS的年表與大事紀

WOOLWORTHS的連鎖店有三種類型,於商業區的大型商店、郊區零售店以及小鎮傳統商舖,旗下還擁有英國最大的家庭娛樂產品批發,分銷許多CD、DVD等影片商品。對我而言,也許只是一家擁有八百多家店舖的公司崩析瓦解,但是對很多英國人而言,尤其是老人家來說,被暱稱為Woolies的這一家店可是擁有了許多特別的回憶。比如說二戰期間英國的食物配給,人們在店門口排隊等待著自己可分配到的那一份糖果,沒有孩子的家庭會把分配券送到店裡留給有孩子的家庭使用,物資缺乏的年代,Woolworths就是溫暖的回憶。甚至在經過當時戰爭中強烈的轟炸後,員工總是能努力盡快重新開張店家,達成穩定民心的效果;在M&S(當時的競爭對手)遭受火箭襲擊後還提供救助,分享自家的店面與儲藏室。這樣有社會責任的優良企業在60年代達到千家店面的高峰,可惜,最後不敵超市的浪潮,在超市也提供大量非食品類的日常用品之後,低價競爭的結果,Woolworths遭受巨大衝擊而走下坡。


Christmas rush, 1950s-style

的確,就算曾在大戰時期如此風光的企業,也敵不過商業險惡的低價浪潮。我在英國的時間裡,超市佔了極大的一個部份。兩三天就必須到Tesco、Sainsbury、ASDA採購一番,零售業賣的再便宜也不比超市三不五時的特價來的吸引人。超市的優點是規模完整,低價促銷,而且就跟台灣的7-11一樣散佈在生活週遭,密集度遠超過Woolworths。方便度以及便宜度向來是採購重點,不論品質的兩個點都贏不了其他競爭對手,情何以堪。但是呆在英國不到兩年的光陰竟然可以見證百年老店的頹圮,也是嘆息。

這幾天看了新聞,前陣子已經大打50% off的廣告,最近竟然調回只有7折的幅度,一邊看新聞一邊疑惑這個銷售策略,看著受訪民眾大吐苦水說沒撿到便宜貨,心想今年的聖誕on sales完全沒有規則可言。一般聖誕的打折季都會從聖誕節過後的Boxing day(12/26)開始,今年卻因為店家擔心存貨無法出清早早下殺,想必聖誕節後會有更大一批殺紅眼的便宜貨可以撈吧!話說到此,突然想到我留在英國的目的好像為此...(噓...佛曰:不可說...)

註: Boxing day是指古早時的主人會挑選禮物包裝在盒子裡送給僕人,不過我個人很想解釋為現今現象,因為大特價所以要打拳與人相爭。

總而言之,哀悼一下這間我也貢獻不少英鎊的百年老店吧!


英國官方網站訊息,WOOLWORTHS, bye bye...

參考文章
英百年老店WOOLWORTHS 欲向BBC出售资产自救
百岁零售巨头圣诞前夜倒闭
BBC: What is the point of Woolworths?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英國觀察: 天啊!原來超市賣的雞肉被灌水...

很多人都覺得,講英文的就比較美好,白皮膚藍眼睛吃的食物比較香,就連下面的底迪都長那麼一點點...(當然我是沒機會用過啦...XD) 由於待在家裡當宅宅有一段時間,少了出門閑晃的體驗,看了不少電視,上網也都在看設計的新聞,好吧!摸摸自己的頭...(快瞎掉了) 有機會好好看一些有趣的電視節目,也算當聽力練英文吧~今天就來觀察英國食品惡質的一面。

在來英國之前,一堆親朋好友就對我進行催眠式灌輸: 英國食品非常糟。登陸英格蘭的開始就深深感受。原因其一,還沒有習慣英國當地的物價,外面的熟食買不起,而所謂熟食除了冰冷冷三明治之外,就是size極小、價格卻是兩三倍的速食店。其二,這裡哪來的滿街小七或是滷味攤呢?商店五六點就打烊了,小吃沒有,正餐很貴,一切從簡。所以第一天,我吃的是超市賣的泡麵,加上宿舍沒有熱水,第一餐溫水泡不開,調理包又失格的溫涼泡麵成為我對英國食物的刻版印象。隨著漸漸習慣這裡的生活,一切生活都依賴著超商食材,三餐通常是買菜回家自己煮;加上語文學校亞洲人一堆,很自然的飲食習慣沿習著在台灣的三餐。雖然很少有機會吃這裡的垃圾食物,不過三餐煮久了還是會懶,三不五時買個小點心或是冷凍食品回家,因為窮苦所以常常在比價,買東西總以便宜為原則,但是最近看電視讓我發現驚人了事實...

看了BBC所製作的節目,Britain's Really Disgusting Foods,看標題我就不怎麼期待畫面好看。英國食物是有名的不討好,但是還能更糟到哪去?主持人 Alex Riley 與朋友 MSN 的時候,不知如何討論起這個議題: 我們吃的香腸是怎麼做成的,裡面的成分有多少是真的肉,是不是用到內臟(內臟是小CASE啦~但英國人怕的很...),或是我們吃到了牛的睪丸或尾巴? 食物經過製造過程以後,就算不營養但是卻很美味。

Mischief: Series 3: Britain's Really Disgusting Foods
Broadcast on: BBC Three, 9:00pm Thursday 27th November

在他的調查中揭露了很多事實,很多冷凍食品裡頭的起司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乳製品,而是人工合成的添加物: Cheese alternative,沒有味道只有口感,沒有營養只有肥胖。


啊~~超沒營養~~還好我不是那麼喜歡Pizza跟麵包類的食品。

還有,比如說超市裡賣的雞胸肉都是秤重量的,所以有不肖商人竟然在裡面灌了鹽水,而且多達40%,冷凍之後全部都可以當作肉品在賣啦!難怪超市某些雞肉就是可以賣的比別的廠牌便宜。而且這些肉品還真的賣了很多到市面上,尤其是中國跟印度餐廳。


沒錯,雞肉灌了水還賣去很多餐廳喔...

重點是,這些產品全部都經過了核准,合法上市。


結締組織產品原來還真不少,以後大家要注意這個單字: connective tissue

然後他還親身去搜集了肉品店所丟棄的食品原料,如豬皮,牛結締組織(這些不都是我們平常不要的肥肉嗎?)...等混合加入粉紅色素灌成我們平常吃的肉腸。真正被稱之為meat的部份僅有4%,就算如此,試吃的路人還是每個都說nice~


好吃喔~都在吃肥肉~肥滋滋難怪好吃喔~

真是應驗了,越好吃的食物越沒營養,難怪我瘦不下來...

再來,還有更好笑的實驗,他用了這個邏輯(真正的天然食品很少,大部分都是添加物、糖份及人工色素)做了蘋果派以及肉派,自己生產包裝好拿到ASDA想要求上櫃,結果中央廚房看了食品成分已後拒絕上市,明明ASDA自己的超市賣了更多不合格的產品。


下次看看這些產品下架沒~
英國的ASDA其實是美國的WALMART體系,渡海來英國換個包裝。

經過這一小時的震撼教育,室友跑去看他買的肉品包裝,還好,超過70%是真的肉,不過還是將近有30%是水分以及其他添加物。很多時候上超市都是挑便宜的買,雖然知道便宜沒好貨,但沒有想到品質竟然有差到這一個地步,難怪,Jamie Oliver這麼強烈的要改造英國人的飲食習慣,太多的cheap以及不營養。話說回來,黑心商人全世界都有,今天所看到的節目也只是探討英國一小部分的食品罷了,不過還真是大開眼界哪!以後買東西除了要看價格以外,還要多看一個成分表才行囉~

雖然這一個節目有很多食物製造過程的噁心畫面,但是在節目製作過程中導致許多不合格食品的下架,主持人真是佛心來著,做功德啊~~

以上圖片翻拍自 BBC iplayer 畫面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就在逛完號稱全歐最大購物中心的那一天,跟著朋友到東二區的維多利亞公園看煙火。那一天的行程是由東南到西再回到東,Central London不算大,但是光交通也花了四五個小時...


CASIO EX-Z7250夜景模式,腳架,曝光約兩秒。



倫敦看煙花的人潮不少,沒想到從地鐵上來就已經呈現大堆頭的景象,警察還封街管制秩序,路邊小販也販賣煙火,讓我想到某年到市政府的跨年活動,從亞洲到歐洲,還是可以找到相似的活動、一樣擁擠的人潮、絢爛奪目的煙火。















煙花持續了約半個小時不到的燦爛,搭配音樂的節奏很讓人跟隨著搖擺。煙火很濃厚,一度遮蓋了整片樹林,不過卻很浪漫。


這個人潮還有這個背景,還滿像拍恐怖電影的啊~活人生吃...XD


讓iPhone的照相功能出來秀一下,但是解析度極差,僅能縮小觀賞。

再來要去Baath參觀古羅馬浴場,下定決心要回家以後就開始瘋狂的遊英國,一定要把記憶都拍回家...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終於,我從滿滿的人潮裡全身而退。

十月底倫敦的大消息就是新的購物中心誕生。Westfield shopping centre,號稱全歐最大的購物中心。

點進去官方網站可以看到廣告,廣告內容一點都沒有提及購物中心的消費環境或是內容,純粹打著SHOPPING IN A NEW LIGHT AND ALL NIGHT的字眼跟大家說要努力血拼喔!這幾張圖片都是從offical website裡面擷取出來的,很漂亮的全景。作為廣告宣傳的主頁面可是把倫敦的地標通通標出來了,St. Paul Cathedral(聖保羅大教堂), The Big Bang(大笨鐘), Houses of Parliament(國會大廈), London Eyes(倫敦眼摩天輪), British Telecom Tower(電信塔),  Gherkin(小黃瓜大廈,瑞士再保險大樓)...現在加上西區的Westfield shopping centre, 倫敦真是相當昂貴的旅遊景點區呀!



這個購物中心是從澳洲來的,Westfield是世界最大的零售集團之一,到現在為止只有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以及英國才有其蹤跡。Westfield London十月底才開幕,在一片全球不景氣的狀況之下締造購物人潮奇蹟。位於倫敦西二區,搭乘Tube下車即可到達的區域,交通便捷而且停車位高達4500個,購物商場規劃寬廠而舒適。


基地輪廓很像新竹風城購物中心,果然有像啊,想起大學作業來了...購物中心的開放空間是最重要的地方,如果一個購物空間不能讓行人愉快舒適的走著,那麼就不會吸引人潮,商家集中、空間開放正是shopping mall的賣點。

既然我是混空間設計的,當然比起去每一家店血拼來,對建築的介紹多一點興趣(謎之聲 : 因為沒錢不能殺吧?!)。對這個建築體的第一印象是那寬廣巨大的玻璃天花結構,一整片覆蓋在150,000平方公尺的購物商場區域上。擁有345個零售店面,其中不乏英國有名的百貨業於其中,如Debenhams, House of Fraser, M&S(對啦~就是07年在台灣展店然後08年倒掉那一家), National Amusements, Next and Waitrose. 其他設施也包括電影院。

蜂巢一般的天花板,玻璃材質結構反射了購物人潮的熙熙攘攘,果真人如蜜蜂...

這一張image實在是很嚇人,黑鴉鴉的。現場的光線柔美多了...後來想想也許是model的氣勢太嚇人了,提起腳好像要踹人似的...

建築體設計師為 Michael Gabellini, 購物區域分別為16公尺寬,大理石地面,環繞許多店家的Thw Malls,以及以國際高檔精品為主的The Village。四個角落就是剛剛所提到的百貨公司。站在中庭可以環顧四周望不盡的店面,然後決定要去哪裡殺個片甲不留。個人認為規劃的動線是流暢而且舒適的(當然人擠人的因素去掉之後...),中庭廣場留白的設計可以提供將來展覽或是各種演唱、時尚走秀之用。剛好去的時候適逢週日,遇到了X-Factor的singer正在演唱,老實說很吵,果然有演唱會的fu。


精品區的立面設計,天花很美,反映在玻璃立面上真的很妙。


搭乘cantral line可以到shepheld's bush station,08年10月才開啟的新站,所以地鐵很空又乾淨,廣告還來不及貼上去。不同於一區內的地鐵站,這個station不大,從地底上到地面層並不是很久。一區內有些地鐵站可是要爬許久才能呼吸到開放的新鮮空氣。


當然要當一下觀光客,瞧我胖的根小叮噹一樣...啊啊啊啊~~~然後大爺的灌木叢用paul smith的帽子包住了..地圖裡面藍色的部份是購物中心,長方形的輪廓長出一塊角。

.
購物中心的外觀,動線算是寬敞流暢,雖然人很多,但是立面都很高,所以步行起來相當舒適。戶外的開放空間設置很多可以坐的平台,大部分是植栽槽的邊緣,約20~30公分寬恰恰好變成坐椅提供休憩空間。


東南方的入口處,雖然不是主要入口卻也滿雄偉的,至少做到了入口通道人潮引導順暢的要求。依舊,人還是很多的樣子...建築物入口上方當然要有個天頂遮蓬,下雨時相約等人才不會淋濕,建築玻璃立面的圖案很繽紛,一大堆結構線條互相反射但還不至於不舒服,白晝時室內光線十分充足。


進入室內以後印入眼簾中庭的天穹,右上那一張天色已經比較晚,玻璃天花倒映了人潮,拍的比較不清楚,但現場看非常有趣。這樣的天花板設計為的是搶進許多自然光,光影透入後很迷人,大自然的光線與建築物的設計息息相關,建築師多半喜歡拿陽光與影子來做文章。


各式各樣的櫥窗,第一張是用皮革當質料的女裝,倫敦依舊是黑色當道,因為空氣不太好...滑雪板(好長唷)、有趣的bus stop以及用裁縫機為店面裝飾的服飾店,我果然盡了遊客的window shopping之責,完全在看櫥窗...



The Village區域的雍容華貴,水晶吊燈閃到我眼睛張不開啊!雖然我不知道設計概念是什麼,但是天花的設計以及燈光的選擇讓我聯想到宇宙的寬廣,這個區域搭配了店面的立面,天花造型反射到玻璃材質的櫥窗,人隨走動而產生動態的影像,我愛死這一區了...(還有超級國際名牌,買不起就是了...XD)


馬上拍個PRADA的閃光照來瞧瞧,還有一些店家並未開幕。一片一片斜著平行排列的玻璃映出天花的輪廓,就是讚!天花的宇宙印象倒影在立面的玻璃上變成了神祕海洋的漣漪,非常佩服這一區精品街的設計,達到水準之上。


天花與建築樓層的搭配,讓這個區域顯現寬廣,大爺用數位相機拍出廣角的感覺,只能說設計佳才有這種效果。三層的間接燈光以及中間水晶主燈,搭配迴旋樓梯結構。一眼可以看到許多設計細節,豐富的手法讓人目不轉睛。


被閃光完以後要看一看小物,小店的擺設比較溫馨且小巧可愛,常常轉角出現驚喜。


再來看一下美食街,左手邊下層是美食街,上層則是餐廳;右手邊是可逛街的店面。美食街兩層樓中間就是全黑的機械設備區,用層層立起來的版塊吸引視覺的注意力,木造天花渾厚的質感恰好吸走油煙的油膩,我猜這樣比較不會感覺髒,經營久了反而有種陳年懷舊的威力。


餐廳陣容包括了英國到處都有的Nando's,烤雞多汁、飲料喝到飽是特色,餐廳的天花板也讓我覺得特別。與下層樓的天花剛好呼應天圓地方?!


小吃街的用餐區是散狀的分布在此區,桌面上的玻璃隔屏燈光下打的顏色很美。


今天我吃8英鎊的越南河粉,排隊30分鐘,等上菜40分鐘,看到旁邊那位人客絕望的等待了嗎?店員還忘記煮我們的麵喔,這樣的菜色可以等這麼久,再度證明英國人做事情的慢條斯里。(翻譯成白話就是,你他喵的會不會太慢了一點...XD)


拍一下昂貴的"等待玫瑰"...不過這家超市的食物品質很好。英國買東西用一分錢一分貨來形容很恰當,整個沒有俗又大碗這回事...


還有BMW 7系列的展示,剛開始看到大大7的廣告不太懂是什麼意思,正在猜想是不是7系列的宣傳?!我還很愚蠢的說7系列是不是要七百萬...


中庭區域可以舉辦小型的演唱會,我說前面這位大嬸你擋住我拍照了。很帥氣(光頭)的攝影師操作很帥氣的攝影機,還有導播台,不知道是不是現場轉播耶...舞台中間唱歌的英國小帥哥,每一個都是穿襯衫唱的又好,英~國~帥~男~(因為在街頭並不多見,所以感嘆一下...)


然後跟YC同學去澳大利亞UGG鞋店看靴子,進去要排隊,我不太明白大家到底在排什麼,英國排什麼澳洲貨啊,一雙靴子給我賣到350英鎊你殺了我吧!不過近去以後我的眼睛還是在裝潢上面,那個燈具真有畫龍點睛之效,我比較想要那個燈具...


來看看一下各家店門口裝潢,H&M你輸了...(沒辦法,等級有差...),服飾與精品店的裝潢會反映在品牌質感上,H&M來自北歐瑞典,但在英國其地位被我稱做為台灣的NET,上次在Y拍看到有人標題寫ZARA然後賣H&M的貨讓我非常不爽...(雖然ZARA在西班牙也很普遍,但是人家設計很強啊...H&M太樸素了...)


然後一些設備都很貼心,第一張是地區導覽觸控設備,要排隊才用的到喔,人實在太多了...親子廁所牆上有可愛小圖,裡面的擺設傢俱色彩繽紛。The Village區的地板,老實說,我覺得有點失敗...


再來就是給大家看看什麼叫做人潮,逛街的人多但是提戰利品的人少。果然還是不景氣...

人多,遇上周日6點就打烊,所以我的體驗實在不多,只好找時間在去一次看看能不能掃到什麼好貨。這一天的遊記結論就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帥吧!

待到關門時間,人潮散去真有點落寞啊~


逛起來有種我人在101的感覺,不過westfield似乎比較大器。以後回台灣逛不到了怎麼辦啊~~(打滾~打滾~)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from Flicker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 John McCrae

時序進入十一月,走在街頭又見一朵朵小紅花。

因為大爺跟朋友L有約,晚上我們又奔去central London走一圈,觀光客密度極高的Picadilly circus的夜晚就跟NY的Time Square一樣,川流不息的人潮與霓虹閃耀的廣告燈光填滿朝氣蓬勃的夜倫敦。



我們的外套是青天白日滿地紅耶~

朋友L問,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在胸前別上一朵小紅花。這個問題我在去年也問過,隱約覺得應該是像黃絲帶之類的故事,原來這朵叫做Poppy的小紅花真的有它自己的一段過往。(真廢話...)

西裝很帥耶~這朵小紅花也很精緻~


在英國聯邦的國家中,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訂立於每年11月11日來紀念一次大戰與二次大戰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的亡魂。始於1919年由英王喬治五世用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11AM結束。國殤紀念日流行於澳洲,加拿大與英國;馬爾他和南非又稱罌粟花日Poppy Day;美國則稱為退伍軍人日Veterans Day;日本人稱之為國民哀悼日;在法國、紐西蘭以及其他英聯邦國家則稱之為停戰日Armistice Day。每個國家也許不同天舉行,但默哀的精神卻一致。



這個節日的精神象徵為小紅花。小紅花其實是罌粟科目的植物,Poppy是Corn poppy的簡寫,其的學名為Papaver rhoeas,春夏季節裏在路邊田埂間搶眼的一群。說倒是罌粟科植物部免聯想到毒品鴉片Opium Poppy,學名Papaver somniferum。不過同科,同屬卻不同種。


其實中文稱作虞美人,婀娜多姿~


看起來好像薄薄的火腿片啊~好柔軟好好吃~


以上三張照片credit : 老巫婆荷蘭雜記

佩帶Poppy的原因是一個加拿大的軍醫John McCrae的一首詩《在法蘭德斯戰場》(In Flanders field)而來的,它被選擇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慘烈的戰場,法蘭德斯盛開著Poppy,而且其顏色的紅色正代表了壕溝中的鮮血,後來有人佩帶白色的罌粟花,他們認為這代表和平。因此,每年的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到路上有人在販售著小紅花,更多人把它別再胸前,這不僅代表了大眾緬懷著過往戰爭下的亡魂們,每一朵購買小紅花的錢,通常是一英鎊,實質上代表捐助給那些存活著的老兵。


在路上看到一朵一朵小紅花開,了解背後的故事以後滿滿是感動。走在街頭隨時提醒著戰爭的過往,當然我沒機會當過兵,也一點不想體驗戰爭的殘酷,看到一些戰爭片後,常會覺得心裡頭糾結難受。可愛的小紅花好像用著小小的一張臉在告訴我和平的寧靜與幸福,之前看過一個攝影師鏡頭下的中東,荒煙瀰漫,不值得為了資源的豪奪搶取而破壞別人的幸福,自私。



credit : U.S. Bombing Watch : Archive of U.S. Bombings, Invasions and Occupations of Iraq

請記得鏡頭下的悲傷...
(我想沒去過戰區的人應該不理解這種面孔吧,怎麼心酸酸的...)

最後輕鬆一下,在街上看到鄧不利多耶~


Oxford st上面的夜景,背景還有ZARA呢!突然跟本篇文產生極大的反差。

我買不起............

錢拿去買朵小紅花來應景一下好了~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All right, 我想London有很多就業機會的,但我最近對於找工作卻越來越興趣缺缺。因為一想到沒收入,每個月付七百磅房租,加上貸款已經到還款時間,雖然阿爹阿娘幫我cover,老弟也挺支持我,但總覺得不要繼續燒錢下去才是正確的。自從股市與景氣下殺,每天都在看裁員的新聞,更篤定乾脆包包款一款回家老實工作才對。人在異鄉,燒錢燒的不是很心安理得。

簽證到期日是一月,所以當初租房也到一月,雖然中間安插感恩節跟聖誕節,不過我想我還是會繼續丟CV。今天則到了某一就業博覽會,帶著履歷,穿好西裝,中午就到達會場。


西裝耶,來英國一年半以來第一次穿上,搭配高跟鞋,半天下來我起水泡了。


花了一個小時的通勤,火車換地鐵到了會場,這是百貨公司週年慶吧!?沒有想到這個就業博覽會的規模挺大的,排隊的人潮可是拐了四個彎。


大家人手一袋,真是不環保。裡面的一疊一疊文件回家會看嗎?

英國這裡的就業仲介是屬於跟公司抽佣金的,所以他們要廣獵人才賣給公司,薪水越高仲介賺越多。只是我好傷心我在這裡打不太敗英國人跟歐盟的人,他們沒有工作簽證的問題,贏了!

今天展場性質是很混雜的,但是沒有設計相關行業,我的CV根本不用打開,呼~傷心...不論這個,我觀察之下發現這個博覽會其實是來宣傳公司的,有很多傳單發放,但是問到工作內容,有給薪的訓練計畫,有招實習的,不過大致上都請你回家上網登記。簡言之,今天沒有面試。但是有CV中心,可以帶履歷去給修改。修改的話,我自己已經去過學校問過,也上網RESEARCH過,基本上我還挺滿意我的CV內容,不過沒人看簡直白費啊!

CV=履歷 英國用法

徒勞無獲,穿著高跟鞋起水泡好痛,跟Hong還有Y-C小姐一起打到回府。

到London Bridge附近等公車,這裡有一班車直接到家門口,等車的附近是恐怖博物館,萬聖節快到了,但今年景氣不好,感覺沒什麼節日的歡愉氣氛。(再者,這裡是英國不是美國,trick and treat似乎不太流行←個人感受,也許有誤...)


南瓜耶~我應該找機會去南瓜園走走。


這是回家的公車路線,343,從倫敦回家有一點繞遠路,走東南方,但是風景很美,綠意盎然。


中途還會經過鬧街,(High st),這攤販景象真讓我有夾縫中求生存的同感。


繞到一大片公園,今天光線真好,用iPhone拍起來色調有點暗但是滿溫暖的。


越拍越開心。


這一朵雲真的很大朵,棉花糖。


樹葉看起來閃閃發光,把金色的閃耀陽光反射的更耀眼。


路口貼心的SLOW。


這條街的垃圾桶都放在街上,今天星期二,需要倒垃圾。落葉很美,幾乎滿街都是金黃色。


到家了,終於可以脫高跟鞋了,萬歲!


有可愛的KIKI在家裡等門?!(好可愛唷好可愛唷~)

明明不是我養的狗狗,呼呼~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時序進入十月,開始著手審理工作簽證的research,
我的身份是在英國2008碩士畢業的學生,所以最適合我的工作簽證將會是,
2008年6月30日開始施行的PBS Tier 1-Post-Study Work Visa,

申請PSW說明網頁:

Highly skilled workers, investors and entrepreneurs
Post-study workers

This section explains how you can come to the United Kingdom or remain here as a post-study worker (Tier 1 Post-study work) under our points-based system to work in the United Kingdom. If you graduated from a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you can apply to stay in the United Kingdom to work once you have completed your studies.

Who can apply as a post-study worker?
You can apply under the post-study worker category now if you ar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s a student, which includes students, student nurses, students resitting examiniations,and students writing up a thesis, and want to switch into the post-study worker category.

因為這些政策今年改三次,最新的規定六月底才出爐,hello uk上面資訊不夠多,只好自己去官方網站研究。先從大方向來看限制與需要,在英國學府高等教育畢業的我,一年內可保有申請psw的資格。

資格與必要條件,文件準備網頁:

To apply under our points-based system and be accepted into the post-study worker category, you must pass a points-based assessment.

You must score:

    * 75 points for your attributes, which are a United Kingdom qualification, study at a United Kingdom institution, your immigration status during United Kingdom study and/or research, and the date of award of the qualification; and
    * 10 points for English language; and
    * 10 points for available maintenance (funds).

以上是我需要的資格條件,

第一項的75分,需要英國畢業證書20 points,在英國境內就讀20 points,證明我待在英國學習的合法身份文件(入學信)20 points,畢業一年之內提出申請15 points。

第二項的語言,只要我第一項75分拿到就自動得到10 points。

第三項的生活資金,英國境內申請需要三個月以上的存款證明,每個月800英鎊以上。英國境外申請則需要三個月以上的存款證明,每個月2800英鎊以上。即可得到10 points。

資金說明網頁:

(Because this is a new requirement and it may be difficult to prove this immediately, we have put transitional arrangements in place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submitting your applications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 up to and including 31 October 2008.

Up to 31 October 2008, you do not have to show you have had the funds for at least three months before your application. You must only show you have the required funds at the time you apply. Until 31 October 2008, your supporting evidence does not need to cover the three-month period, but the documents must be dated no more than a month before your application.)

因為這是一項新規定,所以會有很多人無法有長達三個月的存款證明,直到十月底會有個過渡期,十月底之前申請僅需給一個月的證明即可。

英國審簽證的時間只能用寄簽,現在還沒有面簽的服務,簽證費用400英鎊我自己抓約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相較於回台灣申請,簽證費用13400台幣只需要約一個禮拜的工作天。

我想我的資金缺口只能滿足到800英鎊境內申請吧,因為我不想請爹娘再幫我把資金補滿,代表我回台灣的日子遙遙無期,好想哭。。。錢一直燒,燒到我都累了,燒燒燒。。。邱阿懋最近我比較對不起你,因為我都燒你的錢。。。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ongratulation

整個八月先是搞完期末present,然後馬不停蹄的準備MA show。
終於終於,畢業啦~~

語言嘛~英文只有剛來時進步,後來中文英文一起退步。(媽的...)
實務嘛~沒有工作,所以其實忘的差不多,雖然有做筆記但是已經不太上手。
技術嘛~學了更多軟體的皮毛,有沒有進化就要看未來努不努力。
內涵嘛~多多少少有進化但是自己摸不太清楚。
人際嘛~不知道現在的朋友有多少個會在未來繼續連絡。

溝通能力整個變很差,最在意的還是語言能力差導致溝通不良,
每個人都在問要不要回台灣,在苦也要撐一下,要不枉費自己想改變的念頭。

最怕對不起家裡人,因為畢業即失業的我變成米蟲,
生活型態要開始改變,作息要正常,找工作要有進度。

8月30日,拿下自己的展覽作品,畢業了。
8月31日,跟著朋友一起去英國的遊樂園放鬆自己。

9月1日,打開找工作網站,是時候該振作了。
去吧!此刻的我還是懶懶散散的,也要減肥了。

懶~~~~散~~~~啊~~~~

展覽的照片來分享一下,其實都是照人。
請大家一起看看我的臉又變圓了,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jojo與我的模型


我跟poster,唉,覺得做的好無力,黑壓壓一片啊。


跟Mac拍一張,我真的很無聊。


泰國,印度(英國生),與台灣人,大家比黑是吧!


跟julie,將來的服裝設計師唷~


julie的設計,有recycle的概念。


Fashion的學生們。


印度女孩。


泰國女孩。


我與印度男孩的作品。


出現了,很印度的印度人。


julie, me, nawatida, jojo and kevin


設計系的女生,三個就是全班了喔!


我跟頭髮非常藝術家的大爺。


背景是大爺的模型。


MA in Design全班,背景是nawatida的作品。


齊人之福的派翠克。


齊人之福的凱文,善總來捧場啦~


齊人之福的大爺。


皇上,謝謝你的捧場啊~


完畢,很沒營養的拍照大會,喝了三杯免費紅白酒,很high。

我畢業啦,莫名奇妙。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後續:

下午去看Manor house那一間房子,果然小到了,
因為是宿舍型的空間,衛浴廚房等等都在開放區域。
地鐵站隔壁,鬧區中心,關窗很悶開窗很吵。
其實一走進房間我就不太想要這間,
斜屋頂、陰暗、鄰馬路很多噪音。
如果獨居外地,要在房子內生活很久,空間那麼狹小,
平常除了房間內哪都不能去,房間又小,雖然邱顯懋說不在意,
但我就是隱隱覺得住久了必定會悶出病來。

看完房子大爺去買了顆500G硬碟,結果不是想像中的隨身碟。買錯!
為了買硬碟找店家迷路太久,也沒有時間去看電影,
因為距離晚上要看另外一間房時間不夠。

(人家說Dark Knight要兩個半小時耶...看完再去看房都半夜了...)

只好去China Town吃個簡單燒臘飯,轉角那間真的有夠難吃,只是吃粗飽,算了。
然後就趕去搭火車看房子,不用搭地鐵很舒適,比起來火車比地鐵舒服多了。

一下車有點迷路,從車站過個馬路就到了住宅區。
有些黑人在外面聊天很大聲,有點嚇到,但是環境清幽,
都是維多利亞式大房的住宅區,第一眼印象還不錯。

二房東Alex跟其他房客都很親切,交談都很有內涵跟水準,
我猜他們應該都是台灣中上階級的家庭,突然覺得自己鄉土了起來...
alex穿著談吐超像我弟的,只是腦袋裝的東西不一樣,金融科技菁英,領域不同。

轉貼房子的介紹,可愛的Alex是個直腦袋搞笑小朋友。

大家好~大房間即將空出! 請大家多多介紹~
房子是整棟的維多利亞式,並沒有隔成三四樓的 Flat 模樣,還是保持著原來家庭的風味。

生活機能完善,個人已經住在這邊一年半了。如果是 Goldsmiths 學生,可走路上課,目前有博士班學生住宿中。
房客目前有我跟另外一個軟體工程師任職於 Sony (家裡並沒有 Ps3 請別妄想暴走),有一 MBA 學生剛畢業以及攻讀博士的夫婦一對。

房間很大,維多利亞式的二樓,望出去是看到對街的那邊。總共有兩間衛浴,合計兩個馬桶,地下室也有不過並沒有使用到的機會。
購物方便,週遭走路可到 Sainsbury's 超市以及 Aldi 低價超市,往山上走可到 Brockley。
交通便利,只要你買的是三日票/周票/月票就可以搭乘火車一站約五分鍾到達 London Bridge。我每天上班到 GreenPark/Bond St 大概通勤時間半小時。
離車站走路十分鍾(這個十分鍾不是我亂掰,是 TFL 查出來的數據,我個人經常最後一秒才出門,最快紀錄四分多鍾從廚房到火車上)。

山腳跟山頂上都是高中,治安良好。請來參觀房間。

價格是 160/pw 全包。也就是說電費瓦斯阿里布達的通通都包了,160 就是 160 不會你住進來之後我才說電視也要繳費,還要繳稅之類有個沒有的(小弟聽過有人深受其害,故絕不耍此手法)。

你看看~你看看~廣告登的多好啊!讓我看房子前就已經中意了!

當下還有另外一對也是念Goldsmiths的夫妻在看房,不管是誰大家都有點想租下來。
Alex就建議大家直接談談,言談之間其實我也有點要放棄,
本來心裡已經絕望,篤定主意心想又要回去上網找房子。
沒想到劇情大轉折,Alex居然建議他要讓出他的雙人房,只是比較小間。
然後他搬去那間也是即將出租的單人房。

赫~真是太完美了,然後大家就聊聊天,泡個茶,吃個蛋糕,
大家都很好相處,因為瞬間找到房子有點飄飄然,還滿有不確定感的。

希望一切抵定,不要再有變動啦~

以上,等確定以及搬家完畢再好好介紹,接下來又要做作業跟找工作囉!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天啊~真是太久沒更新了~醒過來醒過來...)

昨天終於總評完,雖然這次的設計輕鬆過關,
真的是沒有想太多就做,而且每次老師都叫我不要再加東西了,
極簡主義果真是困難啊,不是不加東西而是做很多以後把不要的拿掉。
唉唉唉!都想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做設計的料,
空間設計又跟室內裝飾不一樣,真不知自己能耐到哪裡...

作業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還要做作品以及校內展覽,
不過這幾天可以大肆看影集,努力踩踏步機讓屁屁upup。
做作業"坐"到下盤又變爛泥了,話說英國食物都是垃圾,
可是沒有亞洲女人滿街瘦巴巴的壓力,身材還是給她橫流了啊...

接下來要積極找房並決定下一個住宿點了,談談倫敦找房經驗。
(818契約到期以後就要流落街頭啦,應該是ㄘㄨㄚˋ咧等...)
在倫敦找房子的經驗其實應該說是有趣,不過要找到真正棒的房子卻有點難度。

首先自己有條件,地點要好,交通要便利,治安優良,價錢要漂亮,
加上又是COUPLE身分更是困難,英國人prefer一間房住一個人。
房東那邊也會開條件,短租通常只有以兩個月空房期,打契約又要簽半年一年。
入駐時間最好接在契約終止的前後幾天,這樣才不會白花很多錢。
還要考慮水、電、瓦斯、網路、council tax(非學生身分要加稅),
電視不是必需品但是有也很好,室友最好英文很好,套房有獨立衛浴更讚。

你看看~你看看~找到好房還真是比登天還難。

從5、6月就開始在網路looking for my next flat or house.
(flat&house,簡單來說可以想像成公寓式套房與獨棟雅房)
目標一直鎖定在sharehouse,因為share比較便宜,
一開始都在gumtree,spareroom,moveflat這三個大網站搜尋。
當然hellouk也是挺好用的啦~只是華人集聚而已...
這時候看的房子入住時間點都接不太起來,所以只能當做觀察以及參考。
7月初就開始看房,因為接受couple的出租房子本身就不多,
所以選擇性相對降低,我也不會有那種房子太多看不完的feeling。

@階段一:東南Canada Water
因為老胡住在Canada Water(後來發現準確位置是South Bermondsey),
去探訪Canada Water後發現治安與周邊環境都不錯,這一區特色是華人多,
有小型shopping centre,所以居住機能佳。

South Bermondsey給我的感覺有都市的封閉感,
可是老胡住在住宅區裡,所以感覺良好,環境乾淨而且治安佳的感覺。
房子類型是flat,客廳隔起來當另一間房,所以租金真的很便宜。

這一段尋覓的日子聯絡到Canada Water附近區域的房子,
比較往北的Rotherhithe,鄰近泰晤士河,週邊環境真是棒的沒話說,
清幽安靜,也很安全,還有泰晤是河岸的水景可以看,讚!
採買可前往canada water的購物中心,交通則是到jubilee line的canada water站。
140鎊一週中型雙人房,不包bill,卻在考慮期已經被別人訂走。

還有一間靠近Surrey Quays的房,那一區就我觀察,雖然靠近兩個購物中心,
但是交通就靠couch,沒有地鐵火車真不習慣。
而且最奇怪的是這是個有鐵門的白人區,附近區域都是住黑人,
這一間房700鎊全包,但是邱阿懋不喜歡,因為圍起來的白人區種族歧視意味濃厚。

第一次看房子跑了兩趟倫敦,徒勞無功。

@階段二:還是東南Canada Water
後來大部分都是在hellouk上面看人家分租的房子,
找到一間Surrey Quays房東是台灣人的房子。
住家環境對有潔癖的我來說soso,週邊環境則是華人眾多,
580鎊全包真是便宜到噴血,可是房東想要簽約一年而且後來不想租給couple的樣子。
謝謝再連絡,幫我們交涉的台灣女生後來也沒回電話,所以感覺也吹了。

@階段三:西北Bayswater
倫敦西方北方區域是有名的好區,居民可能是白領的白人,
雖然說好不好沒有絕對,但是周圍環境明顯的高擋起來。
還是再hellouk上面尋覓到一對要離開倫敦的couple要頂讓一間studio,
不到600鎊的挑高式公寓,便利的交通以及良好的治安,
附近是有名的Norttign Hill,所以地理位置也是好到不行。
跟前房客聊的很開心,可是中意那間房的人太多了,
等了兩個禮拜,還未給答覆是否可以承租給我們,大概也是告吹。

中間時期老胡了電話,說是他家隔壁公寓有房客要搬走,
價格便宜,而且跟老胡做鄰居實在很方便,本來很高興的以為房事有著落,
沒想到,更晚一點居然跟我說前房客好像沒有要搬走...
當場被捅了好幾刀,血流成河,正值總評前頭昏期,倒地不起。

@階段四:東南New Cross Gate
後來還是在hellouk上面尋尋覓覓,遇到好笑台灣人ALEX。
他當二房東出租一間維多利亞式大房,剛好8月中有雙人房空出,
說到這個地理位置我可是研究了很久,因為這也是有名的黑黑區。
隔壁New Cross區就是之前倫敦法國交換學生被統兩百多刀的凶殺地,

幹!好挫...整個皮皮挫...

上網搜尋一些資料發現,雖然這區很人很多,治安風評也不好,
可是要租房的位置卻又位於"鬧中取靜"的住宅區,
該怎麼說,我整個人就是猶豫猶豫再猶豫,今天來去當場研究一下環境的好。

還有另外一間倫敦北部的Manor House,又是hellouk上面的台灣人要頂讓,
剛好在tube就在旁邊,公寓式管理的房間,真是非常方便,
不過可惜房間看起來給兩人住是有點小,今天一起把房子看一看再決定。

最後是apple推薦倫敦北區Angel的好房,星期五才能看房。


整個人被房事弄得好累,想要敘述的東西比寫出來的更多,
不過這個經歷應該可以給要去倫敦看房子的人一點概念吧~

看房子好好玩,但是沒房子住就要流浪了。



一點都不好玩...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看完以下文章,我更確定我寧願買機票回台灣拔牙了

引用于如果要在英國生活,要學會的三件事…

各位好朋友,出門在外、居家常備,請帶著小穎的小叮嚀喔。如果要在英國生活,一定要學會的以下三件事。一、不准生病;二、跟眾神明打好關係;三、準備好大把鈔票。

英國公醫制度的惡名昭彰一直以來跟他們食物難吃和天氣惡劣一樣遠近馳名。但是如果你沒有親自體驗的話,還真的不知道,原來在台灣被批評的一無是處的健保制度,原來是這麼親切可人。


各位好朋友,出門在外、居家常備,請帶著小穎的小叮嚀喔。如果要在英國生活,一定要學會的以下三件事。

一、 1. 永遠永遠,保持在不生病的狀態下(不生病的定義是,連一點點小感冒、眼睛痛、牙齒痛的狀況都沒有)。

二、 2.跟眾神明打好關係(眾神明包含各種品牌的信仰,重要的是要跟你關係好,而你跟那家的禱告詞也很熟)。因為如果不小心、不幸、不巧生病的話,可能有點身體或心理的安慰作用。

三、 3.準備好大把上面印有英國女皇的鈔票吧。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免不了生病,又剛好跟眾神明不熟,那就只好跟英國的私人診所或公醫制度打交道了,不論是前者或是後者,請準備好你的現金及一定會覺得花錢花得很心痛、不甘心、一肚子怨氣的心情調適。

以 上的說法似乎太犬儒,特別是在我上一篇那對於「歌劇魅影」的讚美之後,相信很多人會以為小穎什麼時候變成一個犬儒主義者。所以在開始下面的故事之前,小穎 特此鎮重聲明,那個裝可愛的小穎還是在的啦,隨時準備好跟大家見面寒暄,只是以下發生在小穎朋友身上的真實故事,讓小穎實在是錯愕加生氣得不得不把她記錄 下來,這又是另一個不得不書的故事。

英 國公醫制度的惡名昭彰一直以來跟他們食物難吃和天氣惡劣一樣遠近馳名。但是如果你沒有親自體驗的話,還真的不知道,原來在台灣被批評的一無是處的健保制 度,原來是這麼親切可人。英國公醫制度被財政拖垮,導致醫技好的醫生紛紛出走成立貴族私人診所,而一般人只能在低落的醫療品質中自求多福。到底英國的公醫 品質有多低落呢?除了生病看診一定要先預約之外(請問誰可以預先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生病),其實可以從他們的急診在面對病人的疼痛時如此不急不徐的態度可 見一斑。大家對急診的認知應該和我相去不遠吧,雖然沒有像ER演 得那麼像是永遠都在戰場上,但是也起碼是像台灣那樣,對於很「急」的醫療個案進行最優先的醫療處置。可是英國這邊的急診室究竟是怎麼樣從容的呢?小穎曾經 陪我的一個因為不明原因腹部劇痛而痛苦得臉色發白的朋友到醫院掛急診。我還記得當時我們五點到醫院,急診室裡有五到六名醫生(但是只有三名病人),但是我 們等到九點半才看到醫生。而之前等待的時間裡,只看到醫生在那一頭走來走去、談笑風生,而在這一頭等待的病人個個苦不堪言。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英國公醫 制度在面對病人痛苦時如此優遊自在的威力。

(在此插播一則關於英國急診室的類似故事。消息來源是目前在劍橋已經快要口試的康河鴨聽到的~康河鴨的朋友被種族歧視者打,鼻樑斷了流血,掛急診,然後等到血都停了乾了,頭昏眼花。醫生來說,乾了,好,那你先回去,下禮拜安排X光檢查~~~。謝謝康河鴨康同學熱心贊助荒謬小故事一則,並祝他一月二十八日口試順利。)

接下來就是我這一次見證的另一個關於英國醫療制度的真實故事。

相 信每個人都有要看牙醫的經驗吧?在台灣,如果我們牙齦有一點點小病痛,我們的處理是,直接打電話跟我們的牙醫約時間,如果強調是緊急個案的話,往往等一下 或是幾小時後就可以見到我們的牙醫。牙齦的小病痛在台灣要花多少錢呢?依據一般的經驗,從我們坐上診台、牙醫把我們的嘴巴打開、看一下(同時會宣佈說「你 的牙齦發炎」)、然後進行清洗(利用洗牙的機器沖洗一下)、上藥,總共不到十分鍾的療程裡,不多不少(再加上需要服用的止痛藥),如果你有保健保的話,台 幣一百元,十分鍾後,保證還你清新健康的牙齦。

我 的朋友(為免造成他二度傷害,在徵得他同意可以寫下這篇文章之後,以下匿名,以「我的朋友」代稱之),在台灣就偶爾有牙齦上的小問題。而他在遭遇到牙齦不 乖的時候,通常也就是如上面所述般由台灣牙醫精準快速地處理他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來看看一樣的情形,直接搬到英國上演,會是什麼樣的狀況?

我 的朋友在星期一的時候開始感到牙齦不適,但是由於深知英國公醫制度的荒謬,他決定照著之前台灣牙醫給他的處理(他知道又是牙齦發炎),自行消毒解決一番。 但是事實上,這就是身體的病痛,這就是需要牙醫那個尖尖的洗牙用具,而不是靠意志力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是英國醫療制度似乎搞不清楚這一點)。於是再試了很 多方法都不見好轉後,我們還是試著開始打電話找牙醫。

一開始的挫折是我們預期的。私人診所不接受新病人,或是接受註冊之後要等一個禮拜才能掛號看診(附帶一提,私人診所入會費75鎊,月費22鎊,這是什麼?私人牙醫俱樂部嗎?),我們只有回到公共醫療制度中求助。但是大學網絡的公共牙醫的電話,不是沒有人接就是out of order,不然就是要排到十八個月後(據說這是英國人排隊看牙醫的平均時間),所以最後找到一家願意看診的牙醫診所時,大概已經打了十幾通電話了。

英國有名的壞天氣偏偏在這個時候降臨。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在飛吹雨打中終於翻山越嶺(這裡有一點誇張,但是真的是走路走到全身都濕透了)找到了那家我們覺得很好心的診所。進去之後,掛號,等待(一個小時左右),看診(五分鍾),我的朋友出來了。

我問他:「好了嗎?」

他說:「牙醫(dentist)說他只負責診斷,不治療。」

「謝謝,這是什麼意思?」

「他只負責診斷我是牙齦發炎。我要再找洗牙師(hygienist)洗牙作治療。」

「啊?英國的牙醫不會作嗎」我快要昏倒了。

「嗯…他說…」我朋友接下來轉述那牙醫的話有夠經典,「Hygienists can do better than us dentists.

「那什麼時候可以看hygienist?」我快要昏倒,附帶一問。

「護士說,要等到下禮拜,要另外約時間。」

「你有跟他說你很痛嗎?」

「有,可是他說他很忙,今天沒有空幫我弄,要我去找洗牙師。」

天啊…(此時我心中只有這兩個字)

以上在風雨交加中完成的(連我也會作的)診斷,要價36鎊(相當於台幣2100元),而且還不包含治療喔。如果要治療的話,請另外排隊,因為牙醫不肯多花五分鍾幫你作清洗傷口和上藥的簡單動作。

站在那邊和護士橋了各種可能的辦法之後,我們決定要放棄去找洗牙師了,於是麻煩護士去向牙醫要一張診斷書,以便轉診到別的hygienist那邊時可以直接治療,不用再被「診斷」一次(這邊的診斷意義等於35鎊)。護士進到診療間問了醫師,結果出來以後回答我們:「醫‧師‧說‧他‧很‧忙,沒有空寫…」

天啊…(此時我心中再次無言以對,只擠得出這兩個字)

這個故事到這邊還沒有結束,只是終於有了比較好的結局。

我 的朋友回到倫敦,此時已經有了花大錢的打算。在英國,你有這樣的打算還不一定排得到醫生,不過如果是在倫敦的話,機會就會相對比較大。因為英國政府經過檢 討之後,現在倫敦已經有許多醫療院所開始有當天掛號就可以看診的制度。我的朋友在昨天回倫敦前已經先預約了今天在倫敦的牙醫,當然後來他的牙齦發炎情況終 於獲得改善(在半小時內,雖然比台灣牙醫的速度慢,但是起碼是「診斷」加上「治療」二合一的便民套裝行程)。不過大家想知道一下費用嗎?以下就是倫敦牙醫 診所半小時所收的費用。

(牙醫入場費及再一次的)所謂「診斷」=32

(洗牙師入場費)= 40

特殊清潔膠(special cleaning gel=2.5

特殊牙刷(special tooth brush=1

總共是75.5鎊,謝謝大家。如果再加上昨天只進場不唱歌的牙醫診斷費的話,總共是111鎊(相當於台幣6000元整),不是我們在一開始提到的,在台灣看診的台幣100元喔。

講 到這裡,我開始擔憂起我們的健保制度年年虧損、黑洞越來越大問題。我的醫師朋友們都在擔心我們的健保在虧損情況下為了減低成本而已經逐年把藥越換越糟,以 及將醫師的薪水條為齊頭式平等的可能。我則是擔心,這樣下去,台灣的健保將走向英國的公醫制度,而台灣人將正式迎接生命不值錢,出國開刀看病或是看私人貴 族診所的時代。健保黑洞,不分藍綠,沒有人敢碰。唯一一個敢跟健保嗆聲的傢伙,沈富雄,又落選了。

經過英國公醫制度的體驗之旅,我想,我們應該要更關心我們的健康,我指的不只是身體上的健康,而是全面性的,屬於制度性政策的健康問題。

以上,完畢。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2007年4月13日,是一年前的今天,是我踏上英國國土的日子。我不敢說這是一個人生轉戾點,一年下來,我確信的是我知識的成長,但懷疑是否有著相當程度的人格萎縮。為了對得起自己的錢,我努力的念書,在能力所及之處盡量增加閱歷;卻因為語言上的挫折,心胸不夠寬廣,無法踏出與人群接觸的那一步。一年過去了,回頭瞧見的都是自己滿滿的淚水與懊悔,開心嗎?是否有成長?充滿矛盾念頭的一年,質疑自我又受創的一年。經常想像,沒有出走的我如今的模樣。英國,知識的天堂;美食的地獄。每換一次立場去想像這一個充滿古老元素的國家,就會發現這裡處處是驚奇!


2007年4月13日:飛躍半顆地球,陌生害怕的心情。

到現在為止,還很清楚大學同學來送機時心中有多麼感觸良深。4月12日我搭上飛離台灣的國泰班機,在坐上飛機之前,整個人是忙著處理各項長到拖地的待辦清單。忙銀行的留學貸款,因為文件還不齊所以申請過程只到一半;勞健保喊停,出國超過半年的留學生可以停止勞健保;向公司突兀的辭行,沒有想到這麼快要跟公司說再見;準備生活用品,傳說中的大同電鍋扛著走;跟代辦與學校聯繫,用著還生澀的英文進行充滿誤會的溝通。現在想想,英國腔調比美國腔調還難懂多了,除了標準英語之外,還有各地方的方言,聽力向來不太好的我在溝通上常吃鱉。

英鎊在台灣不像美元是通用貨幣,流通性這麼強,所以跑遍多家銀行的我還是換不到旅行支票,連現鈔都是男友的爸爸去彰化銀行順便幫我換到的,猶然記得當時身上帶著數十萬的現金到處走。那幾天,是英鎊飛漲的天下,相較於現在1比60的價格,我用67新台幣換1英鎊。托運行李的情況更是大失血,硬是在限重25公斤的要求下狠狠出超15公斤,咬著牙狠狠刷下航空公司的過重罰款17000新台幣。爸爸因為家裡還有急事,因為那一陣子爺爺才剛過世,帶著幫忙拖行李的弟弟與送機的外公外婆回去了,登機前大學兩個好姐妹來替我送行。眼淚逼近決堤,但又害羞不敢哭出來。此行是留學,心中已經做好將會很久見不到家人朋友的打算,脆弱的神經在此刻很容易應聲而斷。

國泰飛往英國倫敦的班機途經香港。印象中的香港機場好大,但是我好疲倦也走的很累。夜幕之下起飛降落,再一次起飛後,就是頭也不回的前往歐洲了。雖然,留學是我的夢想,此刻的我卻有點像畏縮在殼裡面,不想前進也不想面對。從香港到倫敦很漫長,12個小時又30分鐘。抵達倫敦時是清晨,看機場外圍的城市透出點點光芒。充滿童話故事、夢幻浪漫的英國。我不愛你,但是我來了。

我的碩士規劃是唸半年的語文與預備課程才繼續接受一年的碩士教學。經過長途飛行與繁瑣的入關手續,因為沒有準備健康檢查等相關文件,浪費不少時間在排隊等待照X光。出關以後先領了那昂貴的托運行李,語文學校幫忙預約了計程車好讓人生地不熟的我可以順利到達學校,沒有出國的興奮,只留下不安,車上我的我又疲倦又沮喪又緊張。這感覺很像是從繁華的台北到了一座孤島上,雖然有人在你身旁不停走動著,但是時間是靜止的,是一種孤立的氛圍團團環繞,站在校園裡的我,哭了…

一年後的今天,我的回憶停頓在那個年紀不算小的女孩身上。有著的是孤寂與荒涼,些微的努力換來微少的成長,看慣了金髮碧眼,還在努力傾聽著濃濃的英國腔。英國,一個在台灣時努力爭取的一個夢,卻在踏上它的土地之後不時懷念自己的家鄉。今天寫這一篇文章,想要幫自己尋求一個答案,剛到達此地的初衷是否改變,眼界增進多少,視野開闊多寬廣。反覆的琢磨下,似乎也慢慢在迷霧中發現有什麼道路存在,也許走更遠以後發現那是一座懸崖或是康莊大道?拿爬山來當作例子或許正好,品嚐旅途中的辛勤之後,期待的是爬上頂峰俯視,到那時,一切的辛勞都只是過往。但是,能否順利站上山巔呢?自問。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Tongue-tied 舌頭打結,語塞。

當在跟某些老闆會面,或工作面試,或上台演講。
是不是常發生一時腦筋空白,半天擠不出話來的情形咧?

You must be completely tongue-tied.
我賭你舌頭打結了...

Tongue-tied 被用來形容正在說話時卻突然一時語塞的感覺。

Avi: How was your presentation this morning?
Tina: Well, it's awful, I was tongue-tied when Simon asked me questions...>"<...></...>
阿比:你早上評圖評的怎樣?
踢哪:太悽涼了~賽門問我問題時我完全語塞了...

Oh yeah… well… ahh… so… um… oh… I'm tongue-tied right now.
I can't think of what to say!

這就是tongue-tied的標準情節。ㄜ...啊...ㄟ...XD...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other half

一對情侶或夫妻的另外一半,
簡稱"那口子"或"我家那隻","你家那隻"...
正確來說可以指男女朋友,丈夫妻子,
但比較適用於維持有長期關係的couple。

還有,通常是在跟第三者說話的時候才會用到"other half"。

ie.

路人甲:Are you going to Tina's birthday party tonight?
路人乙:Yap! I'll be there. Can I bring my other half?

我那位,my other half 你那位, your other half.
我家那隻,my other half 你家那口子,your other half.

英文跟中文有時候的意境相通的很巧妙...太有趣了...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英國研究所課程 世界領先地位

@英國研究所課程 世界領先地位
【聯合線上業務部/台北訊】

2007.03.01 10:42 am

英國的碩士學位課程僅需12個月就可完成,因此,許多國際學生被這種密集碩士學位所吸引,前來英國的大學和學院就讀。
英國文化協會/提供

英國研究所課程

英國的碩士學歷資格在全球廣受各國認同,且倍受尊崇。英國學校提供優良的設備、紮實的海外學生福利支援系統,及優秀的研究資源,都是選擇在英國就讀碩士課程的主因。英國有全面且成熟的教育評鑑體系,各種課程和學校都要接受嚴密的考核,以確保證達到一定標準;而在制定教育品質和評估方式,英國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在全球化程度不斷提升的世界經濟環境中,人們需要具備獨特的技能和素質才能成功。既能獨立有效的思考,又富於創意的人,才會受到僱主的青睞。英國許多課程結合學術上的專業知識和工作上所須的實用技巧,而這些正是英國教育的重點所在。英國的大學採用多元的教學和評量方法,一方面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科目,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英國有著非常優厚的研究基礎,僅次於美國,位居於世界第二。對學生而言,不僅可以接觸到最新的知識,而且在求學的過程中也有最頂尖的教授來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英國的碩士學位課程僅需12個月就可完成,因此,許多國際學生被這種密集碩士學位所吸引,前來英國的大學和學院就讀。英國的研究所課程一般分成三個等級:研究所證書及文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選修的碩士學位有兩種:授課式和研究式。碩士學位的不同,請參照下列表格:

課程 資格證明書 入學資格 修業年限
碩士先修課程 ‧ Postgraduate foundation course
‧ Access to Master's course
世界認同的學位 世界認同的學位
研究所證書及文憑 ‧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PG Cert)
‧ Postgraduate Diploma (PG Dip)
英國或是世界認同的學士學位,加上IELTS 必須在6級以上。 9個月
授課式碩士學位 ‧ Master of Arts (MA)
‧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 Master of Education (MEd)
‧ Master of Science (MSc)
‧ Master of Law (LLM)
如同上述 一年
研究式碩士學位 ‧ Master of Philosophy (MPhil)
‧ Master by research (MA/MSc)
‧ Master of Research (MRes)
英國或世界認同的學士學位,加上IELTS 必須在6.5級以上。 1 ~ 3年
研究式博士學位 ‧ 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or DPhil) including New route PhD 授課式、研究式碩士學位,加上IELTS 必須在6.5級以上 ,及有優秀的在校成績。 最少3年
(新路線博士4年)
授課式博士學位 ‧ Doctor of Education (EdD)
‧ Doctor of Engineering (EngD)
‧ Doctor of Management (DBA)
授課式、研究式碩士學位,加上IELTS 必須在6.5級以上 ,及有優秀的在校成績和相關的專業經驗。 最少3年

如何搜尋研究所課程
在英國可找尋到適合您個人的研究所課程,但為了能作出正確的決定並節省時間與金錢,申請課程前應該先問自己想要作那一方面的研究?以及想要達成的目標?那麼將可很清楚及容易的選擇出合適自己的學校與科系。

如何去搜尋課程
您要怎麼去尋找英國研究所課程?其實有非常多的管道可利用,您並不需要覺得訝異,因為有很多人也都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始。但最重要的是應該要先仔細的思考什麼是您所想要研究,或許是個人的興趣、經驗或自己所設定的長遠目標。只有自己能作出正確的決定,也可聽聽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或尋求相關的協助。如果現在仍是學生,那麼和學校裡的師長,或是專業的顧問諮詢相關的留學事項,也是不錯的管道。

同時也可以與英國文化協會聯絡,英國文化協會提供有許多各項關於英國的資訊及諮詢服務,提供給有興趣前往英國的朋友。同樣地和家人、朋友以及曾經留學英國的朋友談談,多瞭解英國的資訊及個人的需求,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另外許多的英國大學都在學校的網站上開闢有校友網頁分享校友們的留英求學經驗,也是可多加利用的管道。

參加教育展
英國大學都會巡迴出席參加在各國所舉辦的英國教育展。教育展是由英國文化協會所主辦的大型教育推廣活動展覽,提供了學生有一個能與英國各校代表及校友有面對面的諮詢的絕佳機會。參展的英國學校多在百所之多,很多學生都希望能有機會與學校代表直接的面談機會,所以在展覽的時間是異常的繁忙,更應該要把握參教育展的機會。

因為有許多的學生都會參加教育展,所以在出席教育展前應該先仔細做好準備工作,確定的知道要詢問的問題,並且事先寫下要問的問題及記錄下回覆內容,還有取得學校的簡介或鎖定的研究範圍資訊。如果學校在現場並未提供有合適的資料,可以留下聯絡資料請求學校寄給您。

在教育展的會場上也安排有座談會,這些不同的座談會將會提供您:如何在英國學習或居住、如何申請英國研究所、各校專題講座等相當實用的演講主題。另外,在會場上也提供有顧問諮詢處可提供公正且客觀的留學諮詢。

資訊資源
當已經確認了所要攻讀的主題,就會需要去搜尋那些大學有提供您有興趣的相關課程。何處可搜尋呢?英國文化協會是您最佳的第一搜尋處,只要透過 www.educationuk.org.tw 網站,就可以搜尋到許多的學校及科系詳細資訊,同時也可前往英國文化協會各地辦公室查詢。

線上的資料庫提供許多的留學資訊可使用依照如:研究主題、入學資格、學校…等關鍵字來搜尋。對於入學資格及學費、學校學生人數、地點以及對國際學生所提供的服務都有詳細的說明,亦可利用所提供的e-mail和學校聯繫。

關於學生福利、如何申請課程、英國簽證..等在網站上亦有相關的資訊提供。如果有任何的需要,點選網站上的英國文化協會聯絡網頁,就可透過Email方式直接與英國文化協會聯絡。同樣的在英國文化協會各地辦公室都提供有免費使用及索取的各大學簡介、參考書籍、指南及CR Rom,還可免費參加學校的一對一面談及座談會,讓您能更瞭解學校。

實用的網站連結
Education UK
國際學生留學英國(研究所資訊)
www.educationuk.org/postgrad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英國官方教學評鑑
www.qaa.ac.uk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英國官方研究評鑑
www.rae.ac.uk
Hotcourses
英國課程搜尋網站
www.hotcourses.com
HERO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the UK)
英國高等教育網站
www.hero.ac.uk
The Association of MBA
英國MBA協會
www.mbaworld.com
The Overseas Reasearch Students Award Scheme (ORASA)
國際學生研究獎學金
www.universitiesuk.ac.uk/ors
Hobsons
英國留學資訊
ww.study.hobsons.com
Postgraduate Directory
研究所指南
www.prospects.ac.uk

研究所學習方式
不論是來自何地,也許會覺得在英國就讀研究所是一種新的體驗。

修業授課式碩士課程期間通常為一年。前兩個學期的課程結合了授課、分組討論、指導教學和個人自修等上課方式。在這個階段,學生除了上課、參加討論會,也需要為每個單元寫一篇小型論文。老師不會提供學生解答,相反的會要求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而學生必須要去發展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去探討答案,但對於〝答案〞必須要有一個認知:並沒有一定對或錯的答案。在上課中,學生會被鼓勵主動提問,參加討論,甚至與老師爭辯,勇於表答自己的意見。第三學期則須進行研究並撰寫畢業論文或研究報告。授課式碩士課程主要是以學期考試、課堂作業及學位論文等方式進行評量,各項成績皆達標準者方可取得碩士學位。

如果就讀研究式碩士學位,一般都不需要上課,整個一年時間學生都專注於研究。有些也要求你上一些課,但最後的學位成績還是取決於學生的論文品質。適合具備一些研究經驗且已擬好研讀特定領域的學生。

不論是選擇修業授課式碩士學位或研究式碩士學位,最後都必須提交論文,這是一項要求甚高的工作。論文的見解必須具有原創性,每個學生都有一名指導教授,學生可以自己決定研究主題,或是可與指導教授一起討論決定研究題目或研究領域。選擇指導教授對於你是否能拿到碩士學位非常重要,所以應該要非常瞭解指導教授的研究方向。論文應該要很清楚的說明研究的主旨、在研究過程中的發現、及結論又是如何。碩士論文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準備及撰寫,而博士論文也許要花上一年以上的時間。

海外學生到英國求學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因此累積了相當豐富照顧海外學生的經驗。從開始申請起,一直到修畢學業的過程中,都給與相當的幫助。無論遇到任何問題或困難,學校一定會提供最大的協助,紮實的學生支援系統,使英國的輟學率(學生中未能修畢學業的人數)成為世界上最低之一。

【2007/03/01 聯合線上業務部】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各國留學環境~英國篇(駐英國台北代表處)

資料來源: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文化組
本章執筆:蔡素薰


導言:
國內報紙報導謂1997年我全年赴海外求學人數約近三萬人,比十年前成長三倍,赴英人數97年有6,414人,比十年前的49人成長更高達130倍,根據赴留學國度的留學生人數比例,英國已成為我海外取經的第二大國。有鑑於越來越多的學子遠渡重洋負笈英倫,在人生地疏的地方求取新知,如何收集資訊、掌握海外求學生活與順利取得學位,已成為旅英學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本章簡略報導旅英期間應注意的事項,像攻讀學位、讀書生活、獎學金、伴讀配偶與子女教育等,希望對有意來英求學的同學有所幫助。


一、攻讀學位
來英求學的同學多數攻讀碩士或碩士以上學位,我國教育部承認的英國大學有107所,各校簡介(prospectus)除可去函索取以外,還可經由旅英同學會總會網站的「旅英同學會」項下聯結出去(參看第九章),參考各大學的網頁。

英國過去的教育基本上是走專才、菁英主義教育路線,有些多年從事教育的學者,認為英國的大學畢業生,其程度不亞於受美式教育的研究所一年級學生,其原因即為英國的菁英教育使然。英國有許多大學,歷史悠久、學術成就斐然,旅英同學若日後想在國內學術界發展,建議申請英國的三大名校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或倫敦大學就讀。英國向來對教育品質的維持相當努力,設有專職機構責成研究所、大學、與技術學院的評鑑,每年各大學經費分配的依據便是根據評鑑的總體表現而定。負責高等教育評鑑的單位,1992年以前是「大學撥款委員會」(Univeristy Funding Council - UFC),1992年因通過「擴充與高等教育法案」(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ct)而改由「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 HEFC)擔綱。最近十年中數次的大學評鑑分別是1989、1992、1994、和1996。評鑑結果一向公諸大眾,所有領域的結果都以五分製表示,五分表示在此領域有些表現已達國際性的優越水準,其餘的皆達全國性的優越水準;五分加星號表示更卓越、優秀;四分是次佳,而一分則是最差的。目前各學校在1996年的排名,可在教育資料服務網站上查閱(參看第九章)。

全英國的大學除白金漢大學(University of Buckingham)為私立,餘皆為公立大學,學費全國公定,大抵文科最少(97-98年文科一年為6,711英鎊),法商藝術較高,科學與醫學最貴。英國教育採用學季(term)制,一年三學季為:秋季十月初開學、春季一月初、與夏季四月中,每學季大約十週(但牛津與劍橋大學只有八週),唸學士班的同學一般是照繫上所開的課程按部就班上課。在蘇格蘭,大學部須唸四年,英國其他地區須唸三年(但有建教實習課程者,仍需四年),一年級末有資格考,通過才可升二年級,三年級末有畢業考,通過則可獲得學士學位。

許多同學可能台灣唸了某領域的學士(例如英文系畢業),到英國改唸其他領域的碩士(例如兒童發展),這種情形學校會要求先唸一個高等文憑課程(Diploma),為期一年,以充實此類領域的學術基礎。年末若考試合格,授予高等文憑,並接受繼續唸碩士班。

碩士一般是上課式的一年碩士課程(Master by Course),每學期繫上開課,由教授講課,課上小組討論的機會很多。繫上也安排由學者專家領軍的研討會,研究生可親炙學術殿堂裡的大師,此外,個人還須自己研讀、指導老師也會斟酌補充教學,學季內要交作業(course work)與專題報告(essay),年末要學科考試。每年十月開學,次年五六月學科考試,九月交碩士論文。一年三學季裡,第一、二學季開課較多,第三學季較少。碩士課程非常緊湊,每週上課的主題又大又博,指定的參考書單,單是一週的主題就常在五至三十本之間,一門課一般是一週二或三小時,老師上課只點到為止,要想深入必須自己多下功夫。課上小組討論非常盛行,旨在訓練學生思考、批判、綜合的獨立學習能力。比起台灣一般唸兩年或三年的碩士,英國這種一年的碩士課程負擔非常重。

一年研讀結束時的期末學科考試,對非英語系國家學生是一大挑戰,在短短兩小時內要回答3-5題申論題,起承、轉合、說明、批評、舉例均須條理分明,唯有靠平時多準備。期末學科考試的科目通常是自己事先選定。準備考試有幾個大方向,像平常的預習複習、參考考古題、考前猜題、溫習老師上課提過的重點、研讀老師的講義、重讀自己上課的筆記、與同學成立讀書會討論重點、猜題及討論答案等,對通過學科考試都有幫助。

By course的碩士課程須繳交大約兩萬字的論文,但不須論文口試,論文只要指導老師和一位校外老師通過即可。論文撰寫首先要慎選題目,從自己熟悉的領域、背景選題,因為不熟悉、不明瞭的題目可能耗時太多,非一年碩士課程所能竟全功。定題目以前,要多讀期刊文章和有關的書,它可以給你一些概念,哪些東西曾經有人研究過,若有興趣,踏著前人的腳步繼續走,由文末的書目,還可以找到更多類似的研究論文和參考書。寫論文時,若覺得萬事起頭難,自己的論文又是實驗性質的研究,可從方法篇(methodology)、實驗結果篇(finding)、討論篇(discussion)先寫,再回頭寫文獻探討(literature review),最後寫結論(conclusion)和導論(introduction),寫作瓶頸可能會有突破。論文裡參考到的書目要列齊,不可錯漏;引用的統計數字宜用圖表表示,才會使文章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字數不求多,符合規定即可,重要的是內容與架構;論文不可有基本文法錯誤、或錯別字;論文應使用學術寫作形式,像多用由動詞轉化的名詞(development, standardization)、酌用被動式,少用第一、二人稱的I、you、we為主詞;如何撰寫學術論文,可參考圖書館academic writing之類的書。論文初稿完成後自己最少還須修改、潤飾兩三次;各大學有論時計酬專門幫外籍生看論文的本地生,請其看過,再交給指導教授比較理想。

英國還有一種以寫研究論文取得的碩士(Master by Research,也叫M.Phil – Master of Philosophy),需時兩年,須寫報告及繳交四萬字論文,沒有學科考試,上課也不硬性規定,比起上課式的碩士,此種學位其報告及論文所佔的份量很重,類似小型的英國博士課程。這種課程第一年裡所寫的報告大抵是磨練文筆,讓指導教授瞭解你的程度、弱點,指導你需要加強的地方;自己的論文綱要會在數篇報告的寫作中慢慢形成。第二年的報告是根據第一年的成果漸漸擴張,深論要點並將各個部份前後整合而成。寫論文參考的書目要多,研讀文獻時要時時問自己:此作者的理論有何優缺點?我的論文可否利用其理論加以延伸應用?他的弱點我可否避免或發展出適當對策?研讀文獻時務必要以批評者的角度去看(critical reading),讀書筆記應馬上記入電腦,供論文寫作時引用。收集書目的方法很多,像圖書館裡電腦線上查閱與論文有關的有名大師(author name)和主題語詞(subject keyword)、同樣的方法再在圖書光碟上查一遍、審視所閱讀文獻的篇尾書目等等,查得的書目要加上摘要做成幾個版本存檔,供論文寫作時各種不同階段使用。所謂「幾個版本」,是指像以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序、和以論文章節排序;前者供論文最後的書目用,後者供論文發展架構時用,後者的好處是,它可以幫助自己明瞭是否論文的每一環結都已找到充足的參考資料,如果某環結的書目不足,很容易辨識並加以補充。參考書目須要書籍與期刊報告並重,因為內容上書籍涵蓋廣博精闢,而期刊報告則細緻深入,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英國的博士班為純研究(by research)取向,近來雖開始有「授課與論文」合併式課程,但還未普遍。 純研究的博士課程主要是研究生在指導教授指導下進行獨立研究。教授指導的次數,各個學校不同,由一週一次到一學季(十週)一次均有。最後要繳交至少八萬字的論文,一般須費時三、四年以上。研究生要上的課必須先與指導教授討論,上課可能包括碩士班開的課(class)、所裡的專題研討會(seminar)、和博士班研究中心的討論會,這些課旨在幫助研究生增廣、增深知識領域,並培養其獨立批判的能力,不算學分,上了課也沒有分數或成績單。雖說不強制上課,上課也不考試,但絕不能大意,完全不上課,對自己論文寫作畢竟有相當影響,而且唸七、八年才拿到學位的大有人在。研讀文獻多讀回顧性質的文章(review),這些是領域裡的大師寫的,會把該領域的來龍去脈完整的描述,觀念清楚,而且文後的參考資料也最週全,先看回顧性論文再看原創性論文(original paper),會有見林再見樹,不致迷離不清的優點。讀原創性論文可以瞭解最新發展,但要小心其中的假說、推論,可能還未獲致完全證實,引用時要份外小心。

博士論文題目一般是自己在申請學校時便已確定,學校也是根據這個題目安排指導教授、給入學許可。雖說題目後來可以再改,但若修改太多超過指導教授的領域,有時他會推辭要求換人指導。如果後來真的換了老師(甚至換了學校),學生須要多花時間和新老師溝通(及熟悉新學校),不管是只花半年、一年,無形中損失的時間頗不划算。但是在指導期間學生自己覺得不妥的也有,像是發覺指導教授無法支援自己的論文,原因可能是他太忙、對自己的研究沒興趣、或自己題目改太多他不能勝任了等等,不一而足;這時要弄清楚問題是否可以解決,如果多方嚐試後,問題仍舊膠著不動,只有忍痛另尋良師。無論如何,能事先多讀指導教授的大小論文,知道他最強的學術領域,並衡量自己是否願意以他的領域來做自己的研究範圍,總是或多或少可以減低與他互動時可能有的桿格,自己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也不致全然白費,不會忙了大半天,最後卻必須從頭再來,結果是一個博士學位真的唸了八年。

博士生研讀一年後,若研究進度理想經指導教授認可後,要繳交定量的論文參加資格考,正式成為博士候選人。各校資格考不儘相同,宜早向繫上秘書打聽清楚。唸博士一直要到繳交論文、通過論文口試,始能獲得博士學位。英國高等教育對博士學位的授予非常嚴謹,同歐美各國一樣(甚至比歐美各國更嚴苛),要求論文要有原創性,對該領域要能有新知識的貢獻。

一般來說,指導教授覺得你可以提出博士論文口試時,他會建議你申請口試,口試日期為論文提交後六到八星期,口試時間為二小時,也有更短或更長的,口試完當天便知道結果。口試是一試定江山,宜充分準備,可從下列大方向著手:
1.口試前要非常熟悉自己論文哪章哪節說些什麼,在論文各處重要論點貼上有色標籤,以便口試應答舉證時容易翻閱;此外,要對校內外的口試老師(internal / external examiners)下些研究功夫,他們的專長、性向、近期的研究,近期發表論文(paper)的新意,與自己的論文有何相關,從他們所做過的研究來看自己的論文,想像他們可能提出什麼問題,自己要如何應答。另外,向指導教授申請模擬口試(mock viva),演練一下,對於減低口試時的緊張、釐清思路很有幫助。

2.口試當天衣著要得體,保持自然,從容應付不要急燥,聽到題目時多思索再做應答才能完整。多從自己的論文內舉證,可以表現自己對論文的信心,也能讓口試委員覺得你有兩把刷子,又能增進高分過關的可能。若口試教授對你的批評正是你的弱點,也要大方接受,謝謝他並說將來若繼續這方面的研究時,會注意他提到的問題。

3.口試結果,幸運的話論文可以一字不改,直接加印送交學校並於兩三週內領取博士學位證書,但是有這麼幸運的博士生通常沒幾個。論文要修改有大改和小改,小改工程不大,一週便可清潔溜溜;大改則要先問清楚口試委員希望要改的是哪些地方,改妥後交給校內口試教授,所以口試後與校內口試教授保持良好的關係,也有助於他早日認可自己改好的論文,保證早日能領到學位證書。

不管唸完哪一種學位,由於英國保護主義盛行,旅英同學不容易在當地找到工作,都須束裝返國就業,是以讀書期間應多在自己相關領域的學術會議(conference)上發表自己的研究報告,這些可取自教授特別中意的研究報告,加以潤飾、補強資料,並請教授修改之後,投寄給學術會議或學術期刊(journal)。自己能先有一些學術出版品,對論文口試也有幫助。回國前記得向駐英國代表處服務組申請辦理青輔會的「碩士以上人才就業輔導」,早日找到工作的機會可以增大,同時也不要忘了向服務組辦理自己學位的學歷驗證,以及索閱「海外留學生回國服務手冊」。事先辦好學歷驗證,可以加速回國後面談時被錄用的機會;索閱手冊也可以獲得國內工作機會的資訊。


二、讀書生活
不管唸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有許多事情若能事先瞭解,規劃應對策略,求學生活較能應付裕如。謹就收集圖書資料、電腦工具與資訊、社團、語文能力等略做說明。

唸學位須要閱讀大量文獻,學校圖書館藏書像系圖、院圖、總圖、研究中心圖書館等,都須常常踵訪,圖書館的光碟圖書目錄,例如教育類的不列顛教育索引(British Education Index - BEI)、美國教育資料(ERIC),都是做研究的一大利器,ERIC同時也開有書目搜尋網站(參看第九章)免費供小型檢索,只是搜尋的速度與結果不若直接從圖書館的光碟搜尋、或從BIDS網站搜尋來得快捷、豐富。

除了學校圖書館,建議同學也上網路查閱電子圖書資料,英國有名的網路圖書館之一為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所管理的BIDS網路圖書館(Bath Information & Data Services - BIDS),蒐羅有科學、工程、醫藥、社會人文科學、藝術、教育等學門(網站參看第九章)。一般大學都與BIDS簽有合約,學生憑證向學校圖書館取得使用者帳號和密碼,便可搜尋使用。從各種網路所查得的書目資料再到學校圖書館借閱正文,若學校沒有該項圖書收藏,可以館際合作方式借閱。有時學校合約使用的網路圖書館不只一處,可洽詢圖書館員詳情。

學校圖書館外,市內圖書館、書店也不要放過;大書店像迪冷(Dillons)、黑井(Blackwell)、黑佛(Heffers)都是專門領域書籍的大本營。到舊書店看看,也可買到有用又便宜的書。工具書像字典,本地出版的英英字典更專精,只是貴一點。自己若用英漢或漢英字典就須從臺灣帶來。此地影印極貴,圖書館的影印更嚇人,一頁A4就要台幣四元,由於大部份圖書館期刊均不外借,想印期刊論文只有忍痛印下去;若印書本上章節,應該把書借出來,找好貨比三家不吃虧的影印店去印,最少可省下三分之一的價錢。

唸學位還要用電腦做閱讀筆記、寫論文。學校有電腦中心(PC, Macintosh)供學生使用,中心雖然開放時間有的到午夜,有的二十四小時,但僧多粥少,往往是你要用的時候也正是大多數人使用的尖峰時段。應變方式是自己備一台電腦;或是調整作息,別人回家後,自己才去電腦室挑燈夜戰,冬日長夜漫漫,在電腦室一邊讀、一邊摘記進電腦,其實可讀很多書。當然,文書軟體要熟(在英國目前Word已把WordPerfect慢慢擠出使用者市場),英打要會。此處電腦磁片價錢極貴,最好從台灣帶來。

使用電腦,學校一般在學生註冊以後會給每位學生帳號與密碼,憑它們上校園網路、連結到網際網路(Internet)與全球通訊網路(World Wide Web - WWW)。學校也提供免費的文書和統計軟體及如何使用的課程,一般來說,學校在網上掛有各種軟體,像適用於文書(Word, WordPerfect)、書目(Endnote)、量的分析統計(SPSS, SAS, Excel)、質的分析統計(NUD.IST)、網路(NetScape Navigator, Internet Explorer, telnet, ftp, gopher)、電子郵件(Simeon, Eudora, Pine, etc.)等等。

藉著全球通訊網路,同學可以上網到與自己領域有關的國際學術討論群(newsgroup),去和世界各角落的菁英切磋討論,因為newsgroup一般只放最近兩三週的討論內容,所以一、兩週就得上網去查閱一次,否則過了就看不到舊資料,比較起來參加另一種討論群(discussion list)就沒有這個缺點。discussion list也是 一種國際學術討論群,所有討論均用電子郵件方式傳送到自己郵箱。參加此種討論群,須要事先訂閱(大都為免費),它的好處是只要打開郵箱就可閱讀,重要的資料隨時都可依自己想要的方式存取檔案。因為是送到自己的郵箱,只要郵箱容量夠,就不用擔心看不到兩週前的討論。

到國外遊學的學子最是思鄉,利用電子郵件和親人、朋友通信,書寫英文無形中進步很多。但是與家人若須傳中文郵件,各個學校條件就不盡相同,有的學校是全然不支援,有的則早把中文掛在網上,同學要用一按即得。學校是否支援中文其實非自己所能掌握只能靠運氣,但自己若有中文電腦,要讀中文倒不困難,先把郵箱的中文信直接存到磁片,拿到中文電腦上便看得到。也有同學懂得如何在學校的終端機上加裝中文,除了中文信,他還可以看到臺灣地區以大五碼(Big-5)製做的網站,像報紙、雜誌、和各大學網頁等。學生手提電腦出了問題有些學校也提供服務,中心還以優待價販售各式軟體、電腦、及週邊設備等,向學校購買的優點是你有問題時,可以全去煩他。

鄉愁可以多看些中文文章化解,有少數學校圖書館和市區圖書館有中文藏書可以借閱;若有中文環境,網路上也可讀中文報紙、雜誌;另外,中央日報、教育部的海外學人月刊、僑委會的宏觀報週刊、青輔會的海外中心簡訊月刊等有贈閱一年的善舉,可參考第九章「如何尋找資訊─重要的網路網址及其內容」所附資訊索取。

要留意自己領域上當代學術發展,向繫上秘書徵詢學術學會並選擇一兩個參加,多參與學會的各項學術活動,自己才能與時並進,也有助於論文的發展。參加學校非學術性社團,可以調劑枯燥的讀書生活,能和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人互動,有時還能變成至交,終身互相支持。各學校台灣來的同學都組有旅英同學會,春節、端午、中秋一起聚聚,既可以鄉音交談、交換讀書心得,聯誼之外又能吃到故鄉口味,實是一大賞心樂事。寂寞時約個同學逛逛街、參觀畫廊博物館、看看電影,讓自己離開一下書本和電腦。週末兩天假期安排到附近城市走走,或到兩天一夜可及的遠地名勝一訪,旅遊時拍些相片(底片要台灣帶來,此處奇貴),讓留學生活多一點顏色,也不枉這段英國之旅。總之,學位確實重要,但不必二十四小時都把自己綁在學術研究的大缸裡。

關於語文能力的增進,各大學常在學季開始前開辦免費或收費的英文班,學季開始後有不少學校此種英文班仍然繼續,以加強英語文須要更進一步輔導的學生,有些學校提供免費英語文能力測驗,來衡量外籍學生英文程度、以便找出他們在使用英語文上的弱點,幫助他們校正、學習英語,凡此種種,都可加以利用。另外,圖書館有影片、錄音帶,借回家一邊觀賞一邊訓練聽力。社區中心的義工工作也是增進英語的方法,像到醫院協助病人、陪伴獨居老人。住到寄宿家庭去也有相同效果。但有一點要注意,英國各地口音南腔北調,初來乍到不見得聽得懂當地口音,而且唸完學位回台,自己的英語可能已被內化,儘說些自己以前住過地方的口音。英國人習以倫敦附近、或英格蘭中南部等地區的口音為標準英式英語(Received Pronunciation - RP),申請學校時不妨多加留意。

看報紙、電視、及聽廣播是學英語最方便快捷的方法。英國有幾家報紙有網路版,但是提供讀者閱讀的條件不儘相同;如果學校圖書館沒有訂閱,從學校網路聯結出去最方便不過(網站參看第九章)。目前免費網路版報紙一般性的有衛報(The Guardian / The Observer)、週日泰唔士報(Sunday Times)、泰唔士報(Times);財務金融類的有投資家(Interactive Investor)、金融時報(Money World UK)。有的要付費像教育類的泰唔士報教育專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 TES, Internet Edition)、泰唔士報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Internet Service – THESIS),均可上網閱讀,既增加知識又訓練英文。

看電視學英語,買台附有字幕功能(teletext)的中古電視機,到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網站印下電視節目(TV Listing)和廣播節目(Radio Listing)時間表(網站參看第九章),便可在家參考收看、收聽。一般說來,電視第一、二台(BBC One, BBC Two)的節目都是上上之選,但要注意,收看電視必須繳交電視執照稅(TV license),此稅是交給BBC做為節目經費。無線電廣播部份有第四台(BBC Radio 4)專做語文節目,是最佳的聽力訓練節目,種類繁多如專題報導、訪談、座談討論等,只要自己在家,收音機就不妨整天開著,鎮日浸在這種環境裡,除了能熟悉播報員的標準英式英語(RP),各地的英語口音也能一網打盡(受訪者或參加座談者遍及英國各地、或來自世界各國),在收聽中更能知道世局及英倫三島的要聞。另外,BBC常徵求「現場觀眾」參與節目,可去函索票參與現場,除了語文能力的增進,對節目主持人的英式幽默,更可一開眼界。

三、獎學金
到英國留學,學費是一筆很大的負擔,若又在英國房租最貴的倫敦地區求學,住宿費一加(市區學校的單人宿舍月租高達310-350鎊),費用非常驚人。英國高等教育不像美國,不管校內或校外,研究生打工的機會都微乎其微,獎學金也不若美國豐富,是以來英國求學,必須事先做好週全準備,才不致中途因財力不繼學業而必須中輟。英國的獎學金種類極少,申請者又多,自己必須非常優秀才有可能被錄取。雖然情況如此,下列幾種獎學金仍然值得試試:

1.外籍學生獎學金(Overseas Research Scholarship – ORS)。此獎學金由英國各大學校長委員會(Committee of Vice-Chancellors and Principals of the Universities of UK – CVCP)主持。英國學費國內學生與外籍學生相差甚鉅,申請到ORS獎學金,可以只付國內學生的學費(約外籍生學費的三分之一)。每年四月截止申請,申請人須向就讀的英國學校繫上申請,填妥ORS表格,請指導教授及繫上教授寫推薦信兩封附上,由於每校名額只有一兩位,競爭激烈,宜提早申請,遴選名單于七月公佈。由於此獎只從ORS所提供的表格填寫來考量,所以推薦信好壞是獲獎與否的一大關鍵。有意申請的同學,對於指導教授及繫上教授所寫的推薦信,必須有把握他們會在信上稱讚你稱讚得不得了,否則在眾多申請者中你將難以脫穎而出。

2.倫敦大學英皇學院臺灣留學生獎學金(King's College London, Taiwan Scholar-ships)。此獎學金只頒予到倫大英皇學院就讀的研究生,每年錄取四名,有意申請者請參看第九章。

3.大學內部的獎學金。金額自兩百鎊至兩千鎊不等,可向各校有關單位(像student program office)洽詢。

4.大英貿易與文化獎學金(British Trade & Cultural Office Scholarship – BTCO)。提供免學費一年,台灣英國來回機票一張,每年三月截止申請。有意者請向台北英國教育中心申請(地址參看第九章),須有IELTS英文程度證明、大學成績單、推薦信等。

5.扶輪社獎學金(Rotary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每年六月受理,但獎項、獎金不定,有關細節請洽各區扶輪社辦事處(參看第九章)。

6.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獎學金。每年七月受理,提供赴國外進修博士學位者,每年錄取名額三名,每名每年美金一萬二千元。補助期限最長兩年(參看第九章)。

7.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博士論文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十月受理,提供赴國外進修博士學位者,每年錄取二十名,每名每年美金一萬二千元(參看第九章)。

8.ICI留英獎學金。每年十二月受理,提供赴英國進修研究所一年課程(參看第九章)。

另外,台北英國教育中心常有多處研究機構不定期提供各類獎學金,可逕行洽詢、或造訪其網站(參看第九章)。而倫敦我駐英代表處則收集有英國地區獎學金資訊一覽表(參看第九章),但要考慮的是這些獎學金可能只限本地生申請。


四、伴讀配偶與子女教育
陪伴配偶來英國求學的先生、太太,往往在安頓以後,便覺得日子難於打發,心裡想多瞭解些本地文化,又不知從何著手。針對留學生配偶的此種須要,英國各城市地方教育局都開有英文班,免費或收費非常低廉,詳情請洽地方教育局(Local Education Authority - LEA)。民間也有英文班但費用比較高,請洽各地民間英文班協會(Association for Recognize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stablish- ments - ARELS / FELCO)。社區教堂、或社區裡媽媽們熱心組織的英文班,一樣也可學到生活用的英文。總之,有心想融入英國社會的伴讀先生和太太,參加各種英文班,與班上同學互動,可逐漸瞭解英國文化,同時也學會了英語。

市區圖書館是另一處資源中心,圖書免費借閱,館內舉辦的各種活動也可多多參加。不收門票的畫廊、博物館,大可去參觀,這些地方不用花很多預算就能有深度的知性之旅,不用可惜。

關於子女教育,英國是一個重視社會福利的國家,凡十六歲以內或以上而仍在就學的留學生子女,每月政府均有兒童福利金津貼(child benefit)匯入父母帳戶,此福利須事先申請,表格郵局有,備齊規定文件向當地所屬的社會部門兒童福利中心申請,福利金津貼可溯自入境日期開始,直到父母親完成學位離開英國為止。子女在英國的教育大抵以年齡來分,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與擴充教育。想進大學則唸完擴充教育中的大學預科,便可申請學校就讀。

學前教育(五歲以下):三歲以前的託兒大抵是母親或褓姆照顧,在英國褓姆均有註冊,但供不應求,褓姆名單可向各地市政中心、社會服務處(Social Services Department)或自己就讀的大學索取。類型有到家中照顧小孩的、和把小孩送到褓姆家的兩種。住家附近的教堂或社區中心有時會組有親子俱樂部,每天母親可以把幼兒帶去消磨半日,增進小孩與人互動的能力。

三歲到五歲或四歲到五歲為學前教育,一般是由公立的幼兒園(nursery school)、小學中的幼兒班(nursery class)、以及預備班(reception class)開班,名額有限宜及早去登記。父母親就讀的學校有時辦有幼兒班,附近教堂也可能有,這些地方都是理想的學前教育場所。民間開設的幼兒班,品質、收費比起公立的較難掌握,儘量最後才考慮。當地圖書館有供兒童學習的圖畫書、錄音帶、錄影帶,是子女學英語的好教材,父母可借回家幫助子女學習。電視台也有適合小孩的節目,父母可多加利用。

義務教育(5-16歲):5-16歲為英國義務教育的年齡。學童到公立學校上課學費全免,有醫療津貼,每日還有點心補助。政府對義務教育用心很深,訂有全國國訂課程標準,每年把中小學全國性的考試成績做成學校排行榜向社會公佈,讓家有學童的父母明瞭自己小孩所就讀的學校其評鑑如何(查詢網站參看第九章)。在英格蘭與威爾斯,5-11歲的學齡兒童唸小學一到六年級(primary school)(相當於我國小學一到六年級),12-16歲學童則唸中學七到十一年級(secondary shcool)(相當於我國國一到高一)。蘇格蘭則5-12歲的學齡兒童唸小學,13-16歲學童唸中學。十二年義務教育中要接受兩次國家的教育評鑑,分別為十一歲的小學國定課程第二基本階段考試(National Curriculum Test - Key Stage 2)、和十六歲的「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 GCSE) 會考。第二基本階段考試為鑑定能力考試,GCSE成績則為申請進入大學所需。

子女若在髫齡時期即跟隨父母來英接受小學教育,語言會比父母更快適應,不出半年,小孩子的英語即朗朗上口。比起國內,英國的中小學教育著重明辨慎思、分析綜合,沒有填鴉,回家也少有家課,學校普遍是小班級,老師又遵循傳統個別教學,英國堪稱是小孩的天堂。可是一旦父母完成學位,子女也須回國銜接國內義務教育,屆時子女的國語文將有一段適應期,建議父母旅英期間適度教授子女國內學校國語與數學教材(英國學童的數學成績一般不及國內水準),以免小孩回國後銜接不上。

大學預科(16-18歲):兩年A-level課程是大學預科,是擴充教育的一部分,唸完相當於臺灣大學一年級,A-level課程唸完有A-level考試,成績必須有五科以上為A-C以上等第,才有可能申請到好大學就讀。

遠離家鄉留學英國,不是一個人獨自奮鬥,便是小家庭一家人聯合應付各種事件,各種艱辛困難備嚐的滋味可以想像,在這些磨難中,惟一的寄託便是希望能早日學成歸國、貢獻所學。如能早日達到這種想望,則在英國這些艱辛困難也就不算什麼。希望以上資料能提供旅英學子一些幫助,稍減各位求學期間心理與精神上的負擔,繼續樂觀奮鬥,早日學有所成。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8) 人氣()

Big brother (老大哥)是一個英國實境秀的節目,
開播以來,到今年已經是第9季了。

許多英國人都對我說,那是一個垃圾節目。

每一季的時間約是三個月,會有一群挑選出來的成員24小時被”hijacket”,住在節目單位所安排的big brother house。雖然他們與外界隔離,可是,跟楚門秀一樣,所有參賽者的一舉一動都在螢幕下及時被播放給全國觀眾看。

本季參賽者



每隔一段時間會有淘汰,通常淘汰都是選出候選人經由觀眾投票。
而目的,我想除了單純的贏得大獎,經由節目播出也會短暫的”非常有名氣”。
(這就是星光現象啊~ps.我最喜歡hello kitty…)

有別於之前,名人老大哥的參賽者都是名人,新一季的名人老大哥改為由所謂的名人出任務給居住在小世界的參賽者達成。

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名人啊!



沒有網路、電視,沒有任何外界訊息,只有與屋內的housemates全天候的相處,還要24小時被監視,要達成”綁匪”所指定的任務,每一段時間還要擔心自己被淘汰,這是個自己的一舉一動被看光光,完全沒有隱私的世界。

文字轉播,如果真的很閒可以開電視看他們生活一整天,但誰會這麼無聊?
(ps.真的聽說有人就這麼無聊,把工作辭了再家看電視一整天)



這個節目之所以被說垃圾,實在不是沒有道理。
除了探勘別人隱私,還真的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

重點又來了,愛八卦的我偏偏就會去開電視觀察,說好聽一點,這也是練聽力的一個好管道,尤其是口語會話與了解英國人生活方式。
上一季,還有實況”床上秀”…這,好像有點戀愛巴士了喔…

垃圾歸垃圾,但還是風行70個以上的國家,節目會紅,因為觀眾喜歡垃圾節目。

突然很佩服那些只看Discovery and 國家地理頻道的人。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都已經來這邊定居兩個月了,跟之前Canterbury非常不一樣,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生活囉~

I.關於這裡的PreMaster課程 :
PreMaster 課程也是10周,委託CCCU(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University)辦理英語訓練課程,個人覺得,因為CCCU學校開辦ELADA(Englisg Language for Art, Design and Architecture)課程多年,所以比較不注重在於IELTS的教學,上的都是一些美術相關課程。前八週常常在看一些藝術家的生平,他們的作品以及相關報導。BA,MA入學學生沒有程度分班(因為之前已經被要求上一般英語課程數個月),十週內每兩週就被要求做一次Presentation,題目是指定的。像第一次是介紹自己的專業,第二次搜尋資料介紹Art Movement(印象派,達達藝術,Art Deco等等),第三次簡介美術繪畫題材(裸體,靜物…),第四次則是要交一篇一千五以上的短文(我是寫了三千字)並且簡單報告。後兩週課程內容差不多,但是比較輕鬆,一整天都是同一個語言老師,但是會有客座來師來訪,一個禮拜一次。今年我們有十四個人,三個中國人,五個台灣人,兩個韓國人,三個日本人,一個泰國人。基本盤依然是亞洲學生…第四周與第八週都會有個形式上的考試,所以出席率不錯的話,老師都會讓你過,考試真的是形式上的東西。
附註一點,因為Farnham已經開辦語言學校,所以不確定UCCA還會不會委託CCCU開辦2008的語言課程。

II.關於這裡的Master課程 :
Rochester 校區的MA學生相對於其他校區算是相當少,因為本校區只有三個系所,MA in Design, Fashion and Photography,全職學生通通加起來大概是二十個出頭。台灣人很殘念,兩個。(就我跟我男朋友)。中國人也兩個,其他就是印度人,歐洲人以及 Native Speaker,英國人相當多,比例大半一半一半。
MA in Design今年入學學生不多,總共才五個,相較去年十幾個學生,搞不太清楚今年招生是怎麼回事。課程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也就是我現在正在上的,依然是有份量很多的簡報,以及短片剪輯都出現了。
以下為分類:
Unit 1.1 Research Methods for Creative Practice
Unit 1.2 - Contemporary Issues in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Unit 1.3 Creative Practice
Unit 2.1 - Proje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nit 3.1 Project Realisation
現階段還是所有MA學生一起上Lecture週二有基本設計,每週內容都不一樣,週三有不同課題的演講與理論教學課,就Design而言,週四才是跟老師討論Project的時候。其他時間,放假放的有點爽。所以我也在想去上BA的課程。
至於比較實務的狀況是,Tutor有時候會接一些案子,去年是幫醫院設計等待休憩區。今年幫當地組織活動設計一些紀念品以及佈置會場等等。反正還沒開始忙畢業設計,所以有這些活動感覺是不錯的。

III.關於宿舍 :
宿舍的狀況狀況不錯,MA是一棟宿舍,有三層,二三層每層住6個人,都有個人衛浴,但廚房要share。所有家電都齊全,這點也不用擔心。但是,隔音其實不是很好的,今年有些印度人入住,礙於生活習慣,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我聽過住宿舍的朋友有些抱怨。(我自己在外租屋,因為便宜多了。學校2007年價格是 4400英鎊/年左右)住宿舍的好處是與室友間感情好,水電瓦斯免煩惱。但是噪音是普遍的缺點(當遇到不好的室友的時候)。網路也是跟外面公司租,但是設備都已經安裝好,只要繳了錢就可以上網(一年份全繳清是150鎊一年。)宿舍到學校需要爬個坡,十分鍾路程。距離市中心也約是10-15分鍾的距離(By the way,學校宿舍在兩個小城市中心的中間,所以想往哪邊走都OK!)。到火車站更方便,只要5分鍾,有時候晚上夜深人靜會聽到火車駛過的聲音。

IV.關於Rochester(或隔壁Chatham)小鎮 : (學校就在兩個小鎮交接處,所以我介紹生活機能比較強的一個,學校宿舍剛好在兩個市中心中間)
Rocherter這個小鎮,不會很小,但逛街的鬧區就一條。學校在Rochester與Chatham中間,兩邊都有High Street,我住的地方是Chatham,去學校大約也是10分鍾。
因為城鎮在河岸邊,學校在山坡上邊,感覺挺分區的,High Street在河岸邊,往學校(山丘)方向走就會比較住宅區化~也就是獨棟小房啦!
基本上要去超市的話就往Chatham方向走,Sainsbury's, Iceland and Tesco, we even have Asia market but in the end of high street,火車站、巴士站、百貨公司、百事達、書店,衣食無缺~最棒的是窮學生的天堂Premark也挺大一間,不怕沒衣服穿,銀行只要想的到的都有,Barclay, Natwest, HSBC, ...etc.手機行跟99p商店(挺像五金跟生活百貨行)也都有,幫了窮學生很大的忙。Agros,Boots,COSTA跟好吃漢堡店都不會少。漢堡王、麥當勞跟肯德基也排排站。還有一個shopping center,裡面還有保齡球館,下午時段去大概6鎊打3局送飲料。這邊離英國大shopping-bluewater距離30分鍾車程,可以去市中心的 shopping center搭車,交通可達英國東南方肯特郡的各個城市,挺方便。這邊商店關門時間集中在五點或六點,所以下課沒事買買菜也回家休息。中國餐館很多間,大約七八間以上。有泰式餐廳,味道也還不錯。這裡的餐廳都是中午有便宜套餐,所以想吃的飽就中午去消費一下吧!

V.關於交通 :
從這裡到倫敦的交通其實很方便,走路到火車站大約5分鍾,
坐上車到倫敦Victoria火車站大約40分鍾~1小時,有的車快有的車慢
團體票當然比較便宜,不過我都是當天去買Day Travel去倫敦,這樣才能London Underground坐到撐。票價12鎊多左右(用Young person rail card打折),如果只是來回票,大概是接近9鎊。這也是離峰時期的票價。(週休都是離峰的,所謂尖峰是指上班族上下班時段,一般是週一到週五的上班及下班時間)。要一天來回是很簡單也很普通的事情,畢竟住倫敦還是很貴的。

包包瓜瓜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